
七律.婚姻鉴
李忠会(四川)
媒妁牵丝古礼遵,高堂之命掩朱门。
冰人执柯传习俗,红叶题诗寄客魂。
法约书成新制立,鸳盟意愿赤心存。
试婚潮起观今相,离合悲欢阅世坤。
赏析:首联“媒妁牵丝古礼遵,高堂之命掩朱门。”生动地描绘出传统婚姻的典型特征。“媒妁牵丝古礼遵”,在古代,婚姻遵循着媒妁之言的古礼。媒妁就像一根丝线,牵连着两个家庭,这种方式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一种规范和约束。“高堂之命掩朱门”,“高堂”指代父母长辈,在传统婚姻里,父母的命令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掩朱门”象征着婚姻在家庭内部的运作,很多时候,婚姻的双方在这种家长权威下,大门紧闭,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这两句诗精准地勾勒出古代婚姻中,个体在婚姻大事上受传统礼教和家长意志的强烈束缚。
颔联“冰人执柯传习俗,红叶题诗寄客魂。”“冰人执柯传习俗”,“冰人”也是媒人的别称,“执柯”表示做媒。这里再次强调了媒人在传统婚姻习俗传承中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传递双方家庭的信息,促成婚姻的结合。“红叶题诗寄客魂”则为传统婚姻的叙述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红叶题诗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典故,宫女在红叶上题诗,顺着御沟流出宫墙,被宫外的人捡到,从而引发一段奇妙的缘分。这一典故的引入,表明即使在传统婚姻受诸多礼教限制的情况下,人们内心依然渴望浪漫的爱情,这种浪漫情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性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颈联“法约书成新制立,鸳盟意愿赤心存。”这两句诗鲜明地展现了现代婚姻与传统婚姻的巨大差异。“法约书成新制立”,现代社会中,婚姻以登记为合法的标志,这一新型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对个体权益的尊重。与古代依靠礼教和家长权威来认定婚姻不同,现代婚姻更注重法律的规范。“鸳盟两愿赤心存”,强调现代婚姻是基于双方的自愿,两个人怀着赤诚之心结下鸳鸯之盟。这种自主意愿在现代婚姻中占据核心地位,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个体自由和人权的重视,与首联中古代婚姻受外界因素强烈干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联“试婚潮起观今相,离合悲欢阅世坤。”“试婚潮起观今相”,诗人关注到当代社会的试婚现象。试婚作为一种新兴的婚姻相关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人们对婚姻更加谨慎的态度。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对婚姻关系不断探索和思考的结果。“离合悲欢阅世坤”,总结了婚姻中的各种状态,无论是结合还是分离,欢乐还是悲伤,都是人们在世间经历婚姻的不同面相。这也表明婚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包含着人们对爱情、家庭、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认知和体验。
总体而言,《七律·婚姻鉴》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通过对传统婚姻和现代婚姻不同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婚姻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变迁历程,以及婚姻内涵在不同时代的差异。诗中既有对传统婚姻习俗的客观描述,也有对现代婚姻新现象的敏锐观察,让读者对婚姻这一人类社会的重要关系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