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天渠庄园,宛若一幅淡雅的紫鹊水墨画。流过庄园的山泉水从不说自己“感动”过多少茶客,它只是将所有夜的故事都藏在了“跨越”山脊的廊桥上,并刻进“天渠”石碑的纹路里。
连绵的梯田,宛如一群远飞的大雁,被白色的雾霭缭绕着,悬浮出几分神秘与梦幻。徽派建筑背后的树木与竹林,或婆娑、或扶摇、或翠微。尤其几人抱围古树上的蓬勃苔藓,让人顿觉有了时间的纵深感,有了回望的沧桑感、有了庭院的厚重感。使人想到大山深处的幽深密林、蝴蝶与飞鸟、虫鸣与落叶,新鲜空气、充沛涵养、淙淙泉流,山野清气,感觉是进入山中“宰相”般清风岁月的境界了。
天渠庄园,其吊脚茶廊下有个“金龙潭”。它一泓碧水,若灵动明眸。竹风飒然而起,池水波光潋滟。庄园背后的草木、山石、绿藤、野花,和徽派建筑一起倒映池中,摇曳荡漾。泉水用婉转的歌喉描摹着紫鹊西边的风土人情,昭示着生活其中的人纯粹朴实,温润如玉,都是“天赐”的品格。到这里来人们都惊呼其美好,觉得在此择一亭小坐,诗酒鸟唱和,闻茶香而知雅意,抒性情以写胸臆。尤其这清幽之境还入得图画,斜阳相照,人间清欢,惹人沉思。
若入驻其中,它的温热仿佛能将人的那些沉淀记忆唤起,消解现实的困惑与烦恼。它告诉人们一种“冷暖自知”的智态、一种“心境超然”的姿态、感悟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态。喝铜锣贡茶,写照品茗人生,温暖而冷静,都可在这一杯里沉淀和演绎。
风骨超常伦,有着茶香四溢的吐纳。因它是从浊泥中挣扎而出的精华,是举花向天的倔强,是花瓣开落无声的低调,是莲子结实成果的安然。人得“渠红”一分气,便蕴“坦荡”言语间。你看:亭亭矗立的“天渠”,就在星祥岭这“山椒紫茄”的“彩”照下,于每一个幽静整洁的时空成长,以清水濯洗心胸,让唇齿留香而余味绵长。
其趣在夜色。进入最美妙的傍晚时分。暮色洇开,大坪浮起“鼓点”,花瓣慢慢“舞起”,再将月光与星光收拢,醉入温柔梦乡。茶,如荷花般开开“合合”,呈现出醉人的芬芳,在杯里肆意展开,遵守着与时光的契约,演绎着拿得起放得下的哲理,拿捏住沉浮有度的事理,吹打出静动自如的天理。
荆竹的月光哦,如薄纱轻敷于池塘,芽苞在雾里毅然立定,如风般弹奏起琴弦,与夜空中的星辰遥相呼应,为夜游之旅,铺设了一条光与影的通道。(杨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