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蝉声织就的时光锦缎
文/张泽盈
指导老师:刘志永
小暑的清晨,蝉声缓慢地划开凝固的热浪,带着生涩的穿透力将整座城市从炎热中唤醒。树荫下卖冰棍的老人说:“蝉鸣三阵--晨起清亮,午时焦躁,傍晚带雨意。”果然,当西天泛起火烧云时,蝉声便裹着水汽,与远处雷声应和,恍若《诗经》里“七月在野,八月在字”的古老回响。
巷口的槐树筛下碎金般的光斑,几个孩童踮脚去捉枝桠间的蝉蜕。那半透明的空壳,是时光蜕下的旧衣,让人想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记载:“小暑三候,蟋蟀居壁,鹰始鸷。”自然界的生灵,总比人类更懂暑热的仪式感--蟋蟀躲进墙缝谱写夜曲,苍鹰则借烈日淬炼羽翼。
阳光炙热的直射在坡璃上,空调从来停止运转过,我在这酷热的天气中显得有些无力,蝉鸣声显得十分急促,像是在诉说高温的无奈。空调外机轰鸣声中,忽然怀念起外婆家里的老井。每当夏日时,奶奶总会将那正好的西瓜丢进井中,等再次拿出来时早已清凉爽口。如今超市的冰镇西瓜甜得规整,却少了那口井水浸润的烟火气。正如陆游笔下“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的市井风情,小暑的味道,终究要拌着树影、汗水和期待才能入味。隔壁阿婆仍坚持用井水冰镇绿豆汤,她说:“暑气是毒,得用老法子逼出来。”白瓷碗里沉浮的绿豆,像极了荷塘里冒头的浮萍,都是夏日最朴素的解药。
小暑是时光的织机,蝉鸣作经,荷香为纬,将记忆、当下与期许编成盛夏的锦缎。
个人简介:张泽盈,女,就读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曾获得“珠江实业智慧人居杯”征文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