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恒庐(陈燕发同志生平展)有感
作者:杨元花
行走在阡陌纵横的田间地头,身影常与晨曦暮霭相伴;心系于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情思总随稻浪麦香起伏。陈燕发书记,一位以大地为纸、以汗水为墨的躬行者,其行其德,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如空谷幽兰,清芬远播。
他的身影,是勤政为民最生动的注脚。当“惠政如春雨露滋”的蓝图化为现实,我们看到的是他躬身实践,力推“千家廪实”的良策;是他情牵“四野稻粱”的丰盈,将发展的甘霖精准滴灌至每一寸渴望富饶的土地。兴修水利,“驯碧浪”以成滋养万物的“膏泽”;守护生态,“护芳枝”以荫泽子孙的“故陂”。三更灯火下,是擘画发展蓝图的深思;万家灯火中,是牵挂黎民冷暖的赤心。他的勤勉,是大地最深的犁痕,是长夜不熄的明灯。
他的品格,是清正廉明最纯粹的象征。“心同皓月澄寰宇”——其心昭昭,如朗月悬空,光明磊落,无私地照亮一方天地;“袖满清风拂棘篱”——其行皎皎,清风盈袖,不染尘埃,于繁杂世务与利益藩篱间穿行无碍。这“一片冰心”,澄澈如泉,始终系于“群黎”福祉,不为浮华所动,不为私欲所扰。他以明月为镜,以清风为尺,丈量着公仆的初心,守护着权力的纯粹。
他的情怀,是德泽长馨最深远的回响。他所孜孜以求的,非金玉满堂,非青史虚名,而是“但使馨兰盈九畹”的愿景——让清廉仁爱之风,如兰蕙之香,弥漫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浸润于百姓的心田。他深信,真正的丰碑,不在石刻,而在“黎元口”的称颂里;不朽的功业,在于“德润山河”的深情,在于那份融入血脉的“公仆情”。这份明德之光,惟馨之暖,必将超越任期,化为滋养一方水土的精神血脉,长存于斯土斯民永恒的记忆之中,最终汇入历史的洪流,由那公正的“史笔”,书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清仪”典范。
陈燕发书记,以明德立身,以惟馨济世。他行走过的土地,生长着希望;他抚慰过的人心,传递着温暖;他坚守的信念,铸就着丰碑。这,便是一位人民公仆最深沉、最馨香、最值得铭记的感怀。
2025.7.15
作者简介:杨元花,女,1954年9月出生,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人,揭阳诗社社员,揭阳榕城作家协会会员,《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编辑委员会认证诗人,中华诗书画派成员。197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系,儿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医师工作已45年,2009年9月退休,退休后反聘,继续从事儿科门诊医疗工作,发表多篇专业论文,主持多项科研项目。自幼喜欢文学,从医之余,常写作,写诗,笔耕不辍,作品发表于巜普宁文艺》《乔林诗词》《群聊歌谣拾趣》《当代作家》《南疆战旗》巜中国经典乡村文学选编》《榕风,榕城作家》《诗家风采·广东诗人》《名家百科》《顶端新闻》《都市头条》等众多刊物及公众号发表。在《当代作家》2024年2期诗词歌赋大赛中荣获冠军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