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醒梦录》连载
第三回 小天使罹难脱险境 老木匠指树试灵童(上)
●张合君 著(山东)

这一天,天空昏沉沉的,没有风,沉闷得很。云层很厚,村里的狗好像没见过世面似的不住地狂吠,把人们都惊醒了,嚷嚷着,不知发生了什么。接着,似乎听到天空中有人敲打锣鼓,接着又听到清脆的音乐。有人说,你们看,那是什么?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阳光透过云层,把云映照得十分美丽,像骏马在奔腾,像游龙在翻滚,树上的乌鸦嘎的一声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然后,从云间放出灿烂的光芒,撒在大地上,万物格外清晰润朗,树木有了生机,庄稼得到滋润,就连河中的流水也一漾一漾的,像撒了金子一样。孩子们欢呼着,出太阳了。
方四端的家里传来喜讯,尚贵贞诞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一家人眉开眼笑,好像看到皇榜,中了状元一样欢喜。
尚贵贞把孩子搂在怀里,瞧瞧额头,看看眼睛,摸摸脸蛋,亲亲嘴唇,心里默念着:“这是圣母娘送给俺家的天神,这是耶酥降生到俺家。”方志成格外高兴,无论做什么事,嘴里总是哼着小曲:“太阳从东方出来,志成我喜悦满怀,要问我喜得什么,圣母把天使送来。”方四端逢人就夸,都是俺家行善积德,老天不迷傻瓜人,好心自有好报。又说:“要不是怕人家说俺,我就点台大戏,热热闹闹地庆祝庆祝。”孩子的奶奶呢?早已把婴儿所用的一切都准备齐了。看到孙子来到,又是张罗这,又是张罗那,忙得不可开交。邻居朋友们这家送红糖来了,那家送鸡蛋来了,这家还没走,那家又来了,像朝圣似的。
男孩十二天吃喜,是当地的风俗。这一天,亲戚朋友来了一大帮:外祖母、舅妈、姨妈、舅奶奶、姨奶奶、舅老娘、姨老娘;姑妈、姑奶奶,沾亲的,带故的,方志成的亲朋好友等也来了不少。方四端非常欢喜,想趁此机会热热闹闹地庆贺庆贺。于是专门请了焗将,还找了几个打杂的。
不用说,亲戚们都带来了丰厚的礼物,除了红包和衣物以外,外祖母买了童车,舅妈买了玩具,还有鞭炮等。
落座之后,打杂的端上茶、糖果、花生、点心等。鞭炮点燃了,砰砰啪啪乱响,一片热闹景象。寒暄过后,大家都自然地想看看小天使的模样。尚贵贞从被窝里将孩子抱出来,外祖母把孩子抱到明亮的地方,周围围了一圈子人,外祖母指着孩子的额头让大家看,说:“这额头有多饱满,还有这下巴,肉嘟嘟的。”舅妈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读过一些讲面相的书,忙在一旁插话说:“这叫‘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天庭饱满吃官饭,地阁方圆掌大权,这孩子长大一定能当大官。”“还有这耳朵垂,多厚实,”姨妈抢着说“长大一定有福气,发大财。”“您看这鼻子,一看就知道有福气。”“这颧骨也不矮,”“男人颧骨高,必定是英豪,这小孩长大必定有本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正夸着孩子一片好,半吊子姚鼎正往屋里送茶水,都听见了,认为都是奉承话,谁知道孩子长大能不能当大官,富贵不富贵,他顺便说了一句:“还说不定明年就死哩。”“你咋能不会说话,滚!”谁知姚鼎说的话被外边的单欣听见了,觉得这话太晦气,正当姚鼎从屋里出来时,被单欣披腚一脚,踹了个嘴啃泥,哇的一声惨叫起来,手里的烧水壶也摔在地上,幸亏壶里的热水已经不多,还是被热水烫了一下。姚鼎爬起来,大声说:“他们说的话,我看全是奉承话,我说了一句大实话,你却踢我一脚,真不论理。”单欣忙解释说:“踢你亏吧?哪有像你这样说话的?”接着又说:“不论理的事多啦。”
尚贵贞听了大家对孩子的夸奖,心里自然比吃了蜜还甜。
孩子的姑奶奶问:“孩子叫什么名字?”“还没有名字呢,你们给他起个名字吧”,孩子的奶奶随口答道。“叫永福吧,永远享福”。又一个说。“叫贵华吧,富贵荣华”,又一个说。“依我看,不如叫‘平福’,平安又有福”。“还是叫他的爷爷给起个名吧,你们说的只能参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一家人看孩子像宝贝似的,这个抱抱,那个亲亲。方志成让爷爷给孙子起个名,方四端征求志成的意见,志成谈了自己的看法,或者从富贵啊进财啊入仕啊等方面考虑。方四端说:“咱们方家祖祖辈辈都是方方正正地做人,从来不做违犯王法的事,正好咱家又姓方,不如就叫正人吧,方正人。”方志成说:“‘方正人’,不像个人名,不妨把‘人’写作‘仁’,怎么样?”方四端觉得也有道理,于是,报户口时,就写成了“方正仁”。
当时小孩珍贵,偷小孩的事常常发生。一个男孩抱到外地能卖壹仟多圆,就是一个女孩也能卖伍佰圆。为了增加人口,地方政府常常搞一些婴儿比赛活动,谁家小孩照顾得好,吃得胖,在比赛中可以获得奖励。这年夏天,尚贵贞抱着正仁到村里参加婴儿比赛,结果在比赛中获得了一把糖块和一包奶粉,一家人欢天喜地。
天有不测风云,谁知刚入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病,传染得很快,尤其是小孩,得病的很多。为预防疾病的蔓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因病死去的婴儿还是不少。方四端告诉志成和贵贞,注意照护好孩子,不让他们把孩子带到人多的地方去。谁知老天不遂人愿,到底,方正仁还是没有躲过这场灾。开始,是发热,后来昏迷不醒,尽管方四端到各处请医问药,孩子的病还是一天比一天加重。
这几天,孩子一直昏迷不醒,一家人都很沉重,脸上没有了笑容。尚贵贞觉得孩子好转的希望很小,心想,莫非是圣母娘在梦中说的必要时还要赔上生命,难道这么小就让他走吗?他还小啊,更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想到孩子还没有领洗,一旦好不了,灵魂不能升天堂,只能成为流荡鬼。孩子病得厉害,不能直接抱着去,尚贵贞就让孩子的奶奶到了天主教堂,向神父说明情况,为孙子代领了洗,并且起了圣名叫“若望”。尚贵贞虽说让婆婆为孙子代领了洗,灵魂可以升天堂了,她还是双手合掌,祈祷说:“圣母娘啊,赶快让孩子好了吧。”
方四端更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到处请医问药,也没有好法子。听人说,最近从外国进口一种新药,据说是一位叫弗莱明的英国人的新发明,叫什么“盘尼西林”,是一种针剂,给孩子打下去,效果很好。方四端得了这个信息,好比是悬在心中的石头落了地,赶快打问哪里卖这种针剂。最后打问到油铃集济世药房里卖过这种针剂,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于是赶快让志成去买,并告诉他只要有这种针,不用问价,不管多少钱都要买回来。
方志成到了济世药房,正巧也去了一位中年人,也是要买盘尼西林针,说是为他母亲治病。卖药的说就剩下一支了,你们俩一块来,又都不是外人,你们说叫我卖给谁啊?方志成当机立断,心想,我是为救儿子啊。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智慧,抢先一步说:“这样吧,我再到别的地方去买,不过,针是啥样的,我没有见过。让我看一下,好照样子去买,行吗?”那人小声说了句,也行。卖药的把针瓶递到方志成手里,方志成拿起针瓶,丢下一块大钱就跑,嘴里喊道:“回来算帐。”那位中年人“啊啊”了两声,方志成已经跑出去啦。卖药的也认识方志成,只说了句:“你看你看。”
这天,院子里的槐树上,一只猫头鹰不住地叫,方四端拿来一根竹竿,使劲把猫头鹰赶跑了,谁知它又飞到院外的榆树上叫唤。方四端又用竹竿去捅,嘴里说着,我打死你个不吉利的东西,看你还朝哪里飞?
针剂买到了,一家人像得了生命一样高兴,方四端喜得咧着嘴,心里说,志成真会办事,可该孩子的病好了。请来了医生,尚贵贞双手托着孩子,头扭向一边,医生将针头朝孩子的屁股上扎了下去。
只听孩子嗷了一声,谁知药水刚推下去,孩子眼皮一翻,拳头一攥,头倒向一边,接着头沉了下去,没了气息。尚贵贞觉得胳膊一沉,扭脸看到孩子没了气息,顿时眼珠子凝滞了,托着孩子呆在了那儿,然后将孩子往床上一放,乖啦儿啦地大哭起来。方志成慌了手脚,忙问医生是怎么回事。医生也吓呆了,不知怎么办,只是结结巴巴地说:“是▁▁你们买的药,是▁▁你们▁▁自己买的药。”
一家人慌了,不知如何是好。方四端在屋外气的直跺脚,紧接着说:“赶快想法抢救。”方志成说:“抢救个啥?气都没啦。”孩子的奶奶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看也没看一眼,趴在孩子身上就乖啦儿拉地痛哭。一边哭一边说:“你的命好苦啊。老天爷怎么不睁眼啊,就么小就让他走了啊。”方四端过来附在孙子的脸上仔细听了听,确实没了气息,觉得确实没了希望,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滚。方志成也在一旁流泪。紧接着,孩子的伯伯叔叔、伯母婶子,旁门的爷爷奶奶,众邻居来了一院子,哭的哭,掉泪的掉泪,有安慰的,也有帮助料理后事的,议论纷纷。
过了一会儿,方四端止住眼泪,给儿子说:再哭也没用了,把孩子的衣裳穿好,拿出他的小被子来包裹包裹丢到村东头去吧。孩子的奶奶和一个邻居老婆子找出孩子的衣服给他穿好,用小被子包裹齐备。尚贵贞哭着,扯了扯孩子的衣领,露出小小的脸蛋。孩子像睡着了一样,非常安详。明明不舍得,但也没有办法,她托着孩子的头,盯着孩子的脸,哭着说:“圣母娘,我没把孩子照顾好,死后进炼狱罚我的罪。乖啊,妈妈对不住你,到了天堂,偎着天主,偎着圣母娘,享永福吧。”然后,由近门方志立抱着和方继端两人一起丢在了村东头十字路口北边的路沟里。回来,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一整夜,一家人哭声不断。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