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人类和平之遐想
诗/廖尚光
(一)
我是凡人曾预言,宏观宇宙大无边。
恒星佈满银河系,可见天庭数不完。
(二)
小小环球靠太阳,凡间万物诞生忙。
谁能造就天和地,使世繁荣战火长。
(三)
除了地球生命多,外星发现有山河。
干涸土壤留痕迹,月亮原来满是坡。
(四)
回头再论银河系,就有诸多恒太阳。
发现星球无以计,唯缺热闹世人忙。
(五)
万物传情活得累,唯知人类最聪明。
是谁赐福给民享,又造私心相互争?
(六)
谁使人间多战火?造成天下不安宁。
不能共处吾难过,世界和平何日成?
(七)
宇㧂星球无限多,都能共处爱山河。
人间要走和平道,境界高于云岭坡。
创作于:2025年7月16日。
这组《七绝·人类和平之遐想》在新增第七首后,结构更显完整,主题从“宇宙之思”到“和平之愿”的递进更流畅,整体呈现出“观宇宙—省人类—唤和平”的闭环,情感浓度与思想深度均有提升。
一、结构与逻辑:从铺展到收束,形成完整闭环
七首诗的脉络比原版更清晰,呈现“拓展—聚焦—升华”的层次:
前四首以宇宙为幕布:从“宏观宇宙大无边”的浩瀚(其一),到“小小环球靠太阳”的地球定位(其二),再到“外星发现有山河”的星际联想(其三)、“银河系里恒太阳”的星球对比(其四),通过宇宙的广袤与星球的繁多,反复铺垫“人类在宇宙中何其渺小”的认知。
- 中两首直剖人类困境:“唯知人类最聪明,又造私心相互争”(其五)点出冲突根源,“谁使人间多战火?世界和平何日成?”(其六)强化现实痛感,将视角从宇宙拉回人类自身的矛盾。
- 第七首完成主题升华:“宇宙星球无限多,都能共处爱山河”以宇宙和谐为理想参照,“人间要走和平道,境界高于云岭坡”提出对人类的期许,让“遐想”从“困惑”转向“确信”,使“和平”的立意更具力量。
二、主题深化:以宇宙之“和”衬人间之“争”,立意更鲜明
新增的第七首是点睛之笔:它先设想“宇宙星球无限多,都能共处爱山河”,以宇宙万物的和谐为参照,反衬人类“战火”的突兀与不必要;再以“境界高于云岭坡”寄寓对和平的崇高期待,让前六首的“疑问”有了“答案”的方向——和平不仅是愿望,更是人类应追求的、超越世俗纷争的精神境界。
这种从“宇宙共处”到“人间和平”的类比,让“和平”的意义跳出了人类社会的局限,与开篇的“宏观宇宙”形成呼应,使主题更具穿透力。
这组诗以真挚的情感、开阔的视角,将“和平”置于宇宙尺度下审视,前六首铺陈困惑与痛心,第七首收束于期盼与信念,结构完整,意涵饱满。语言虽偏通俗,却让“宇宙之大”与“人类之小”“万物之和”与“人间之争”的对比更触目惊心,读来能引发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