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藏在童年里的夏日滋味
文/韩磊
小时候,我生长在豫东那片广袤而质朴的农村土地上,夏日的时光总是充满了无尽的乐趣与惊喜,而逮知了猴,无疑是其中最为有趣的事儿。
每当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温柔地覆盖住整个镇子,月亮悄然爬上树梢,像是一盏朦胧的灯,我们这群孩子便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约上家邻小伙伴,人手一把手电筒,那手电筒散发的昏黄光芒,在夜空中闪烁,仿佛点点流动的星辰。我们浩浩荡荡地朝着学校附近的林子里进发,脚步轻快而急切,满心都是即将收获的期待。
一进入林子,我们便迅速分散开来,小心翼翼地在树干上搜寻。知了猴总是狡黠地隐匿着,它们或许正沿着粗糙的树干,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爬,准备完成生命中那至关重要的蜕变。手电筒的光在树干上一寸一寸地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一旦发现目标,那小小的身影在灯光下无所遁形,我们会兴奋地压低声音呼喊:“这儿有一只!”然后赶紧伸手将它稳稳捉住,放进随身携带的小瓶子里,听着它在瓶中发出细微的声响,成就感油然而生。
有时候,运气好的话,还能碰到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知了猴。它们在松软的土地上顶出一个小小的洞口,努力地往外挤,只露出半个身子,像是在试探这个陌生又新奇的世界。这时,我们会格外小心,生怕惊扰到它,轻轻用手指将洞口挖大一些,把它完整地“请”出来。
在林子里,我们不仅专注于捕捉知了猴,还会被夏夜的美景所吸引。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梦幻的碎银。偶尔有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草丛里,不知名的虫儿低声吟唱,与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夏夜交响乐。
不知不觉,夜色渐深,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心满意足地回到家中。将捉来的知了猴用清水洗净,放在碗里养着,满心期待着第二天的美味。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脸上。母亲早已在厨房忙碌起来,炉灶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她往锅里倒入些许油,待油热得微微冒烟,便将知了猴轻轻放入锅中。瞬间,锅里响起一阵“嗞啦嗞啦”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是一首欢快的美食赞歌。知了猴在油锅里翻滚着,逐渐变得金黄酥脆,诱人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
我们围坐在餐桌旁,眼睛紧紧盯着那盘炸得金黄的知了猴,迫不及待地伸手拿起一只。轻轻咬上一口,酥脆的外皮在齿间碎裂,内里鲜嫩的肉质散发着独特的香味,那美妙的滋味在舌尖上绽放开来,令人陶醉。这简单的油炸知了猴,成为了童年夏日里最美味的早餐,承载着满满的幸福与回忆。
如今,时光流转,我已远离故乡,但逮知了猴的欢乐场景和那油炸知了猴的独特味道,却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对故乡最温暖、最亲切的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