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迹忆·小小说(017)】多 变 的 城 标
沈 学 印
常君住的这个小城不大,人口也就百十来万,算个县市级城市。
这几年,虽说城市改造上了“正能量”的轨道,可因领导换得太勤,就跟割韭菜似的,要想在这个小城找点有地标性的建筑,还真让老百姓一时半会的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领导们所说的那些惠民政绩也只能在电视里听个声。所以,常君总是想着过去。
那天,他和一老同事又翻腾起陈年老账了,说得大有怀旧之伤感。
实际也是这样,这俩人说得都挺在理的。这是地球人都知道。
原来,这里公园有座很像样的鹿泉雕塑,多年来都是儿童最喜欢的游乐世界,它和这个小城的“环翠楼”、“兴安塔”,都成了标志性的建筑,谁有客人来了都得带他们到这观感一番,照个像留个影,蛮有旅游城市的味道。
那年,也不知那个领导说了一句话,就一下子都给扒掉了,折罢的没了踪影!
说着,老同事又扯起那年大桥边上要建的工程上。
他不说这事,常君倒像淡忘了这个“轰轰烈烈”的什么水榭亭阁观光走廊工程。
那年,这活刚一开工时还真挺“雷厉风行”,先是狂风暴雨般砍树伐木,一上午几十棵长了四五十年的大杨树被砍的流干净,然后就是风卷残云般破堤拆坝,把几年前新铺装的护坡草坪凿出个坑重新埋上水泥桩,兴师动众闹腾了一夏天,让小城百姓好顿企盼但又“白乐呵”了一把,到头来还是在老百姓的一片非议声中草草收场了。就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和感到“一头雾水”时,这些刚见着点摸样的工程又悄无声息地被拆除了,没用两天功夫全都拆扒没了,至今仍无下文,那些横七竖八的“烂尾”活到现在还搁那“晾晒”着。
正如有人说,这不明摆着是“旧棉袄改成破裤子”纯属瞎折腾吗?
听常君一牢骚,这老同事也跟想起了什么旧事——
那年,A领导上任,头一把火就在创建双拥模范城上卯足了劲,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高潮迭起,全党动手,全民参与,信心坚定,志在必得。
没多久,一座大型的军民共建双拥城雕塑矗立在了城区中心,不少街道、广场还立起了纪念碑、雕塑小品,给小城增加了许多“亮点”。
那年,B领导到职,下车伊始,一番调查,立马把创建卫生模范城和生态立市定为大目标,作为大手笔进行攻坚克难,精心运作。
没多久,城区中心的军民共建双拥城的雕塑没了,街道、广场的纪念碑和雕塑小品也被搬走了,取而代之的市花、市鸟和“森林女神”等大型雕塑、观光塔成了小城最为靓丽的“看点”。就是一公园内存在数年的几处公厕竟都在劫难逃,被拆除的无影无踪。虽然建了两个高档“WC”,可常由“铁将军”把门,至今仍未对外开放过,招来路人议论纷纷。
那年,C领导屡新,刚上任就把目标锁定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保护生态发展旅游事业上,立志要在最短时间内把城市建成一个天蓝水碧无污染的旅游城市。
没多久,城区中心的市花、市鸟和“森林女神”等大型雕塑、观光塔也被搬走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大型“森林之魂”主题雕塑,它又很快成为小城最为充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巧妙融合及中西兼具今古兼容的“惊世景观”。尽管许多老百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还是为城市的面貌有所改观而倍感高兴!
那年,D领导就职,似乎更加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信心十足地要把城市打造成欧亚风情的旅游重镇,集中精力建设包括以蓝莓为主题的会所、楼所、酒堡、集贸大厦、蓝莓工业园、蓝莓酒吧一条街等。
没多久,“森林之魂”等大型主题雕塑及景观等也被搬走了,随之崛起的是一座大型的中西合璧、洋味十足的“自由之神”群组雕塑展现在了全市最大的和平广场,为全城人民平添了一道靓丽耀眼的风景。接着,又拼命地印风光画册,拍了电视专题片,建了资源馆、恐龙馆、展览馆等,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强劲势头……
老同事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数叨着,常君却心不在焉地说了句,这D领导再走了,下一届新来的领导又不知道会鼓捣出什么啥花样?
就在他俩痛切历数这些陈年老账和怀旧伤感的时候,沿江堤坝上的广播里正播送着记者的报道:城市改造效果显著,配套设施趋于完善,风情小镇辉映北疆,旅游胜地名播远扬……
常君一边听着一边愤愤不满地说,原来这就是城市改造的政绩?
老同事也紧跟着说了一句,城市改造就是瞎折腾,瞎折腾才是硬道理!
2013年2月13日 晨于北方悠然居书房


沈学印,曾供职电视媒体,现退休。已有4000余篇(首)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百家报纸杂志发表;出书30余部、编书20余本、创办民刊80余期、获奖30余次。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等。现为《乌苏里江》《知青文学》全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