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兴
红色粉丝的心路历程
杨珍华先生《红星乐府集》序
与杨珍华先生素昧平生,得郭建斌介绍,初次见面互有相逢恨晚。
一阵寒喧,简单几句,仿佛久违的“同志”,走到一起,找到了共同语言。共鸣由陌生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心照不宣地谈笑风生。
年龄相隔不远,大致都穿越了共和国的沧桑,惊人的相似共识,便是感情升温的基础。
翻开手抄本的《红星杂咏》,给人第一感觉是做过文字工作的老手,娟秀的字迹,是过来人的基本功,那个火紅年代的风流倜傥的青年。
童年从戴着红领巾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走过来,大型史诗《东方红》的浸润,造就了一个时代青年的典型风貌。这本诗集就镌刻着他的心路历程。
八十八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访问延安,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宣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陕北穷山沟的奋斗,一个西方记者从这批穷光蛋革命者身上看到中国的希望。书一出版,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部《闪闪的红星》电影,曾经风靡中国,影响一两代人。剧中主人公潘冬子就是网红的化身,是红色接班人的成长史。
一条红线,始终贯穿着生活成长在那个峥嵘岁月的普通老百姓与他们的子孙。身同感受的经历,对太阳神毛泽东崇拜,是历史的必然。对毛泽东的态度,检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价值取向。作者毫无例外是一位是红色粉丝。
瞻仰红太阳初出的韶山,作者满怀深情地写道:
韶山圣地有神灵,沉陆神州出救星。
世界黎元皆朝拜,祖龙自觉愧三分。
针对毛以后的历史虚无主义,一些公知、政治流氓的丑陋表演,作者以制高视野,鄙视这些跳梁小丑,代表“人民万岁”的呼声,在《纪念毛主席诞辰日》高声呐喊:
昔日猫论恶浪凶,污名淡化反毛公。
工农兵学齐声吼,家国城乡怒火熊。
兴社灭资挥铁帚,去私绝欲播春风。
追求共富康庄道,永远高歌唱大同。
抱着强烈的正义感,爱憎分明,眼里容不下沙子。敢于鞭挞社会的那些丑恶现象,是毛泽东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
《无题》似乎有题,让我们沉默在井冈山“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的课题:
典午王朝根底深,谁教董卓驻高任?
锤镰巨纛挥刀砍,豺豹垂涎大库侵。
邪说猫论先富己,专私窝鼠后台阴。
天文数据何稀罕,佳丽三千拥上林。
作者如法鲁迅先生,以笔为解剖刀,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现实深层次问题,这种汉魏风骨,是当今鲜见的作品。
今昔对比,一道泾渭分界线展示在人们面前画卷,是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赞南街人民公社》就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作:
集体风光万象新,人民公社利全民。
调和贫富资源共,配给庖厨饭碗均。
建设工程皆协力,昌隆事业悉传薪。
韶山红日阳光煦,堡垒南街灿斗宸。
一矢中的,画龙点晴之笔,点出了时代的主题。主旋律一但出现偏差,一切问题都会弊端重重。这是一轮实践是真理的考验。大海在呼唤,中国这艘巨轮该重新调整方向。作品发自深层的思考,让我们掩卷陷入不尽的沉思之中…
不要一味的唱好了歌,写赞美词,是作者的良知。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真实地纪录地记录民生现实,《医疗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城乡百姓愁温饱,火箭天文数字高。
投止望门多少怨,为民造福算何条?
善于捕捉时代最关切,最热搜的话题,折射出作者的人文情怀。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高房价、高学费、高医费,使得青年不愿结婚。女光棍、男单身成为习以为常。结婚是石破天惊。作者的《贺脱单》抓住了这一反常,写出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无奈与惊喜:
脱单群里友情真,鹊架银河两岸亲。
七夕衷肠私语窃,有缘牵手共鸥盟。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世俗与神话无缝衔接,是月老与送子娘娘将最珍贵的礼物——新生婴儿降临到每个家庭,这种幸福洋溢在天伦之乐的氛围之中,妙处尽在不言之中。
人口断崖式下跌。家庭急,社会急,国家急,出台鼓励生育政策,仍然不见好转。镜头回放到三十多年前,强硬措施将生育妇女送上术台。后者为前者买单,作者管窥蠡测、抽丝剥茧,白髮浪潮澎拜,独生子女尬尴,因果在无情戏弄与讽刺,让我们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集情理法于一体的难得佳作。
田园诗画是乡愁的写照,人生的起点与归宿。《山居村湾图》让人进入童话的梦境:
小桥流水浴朝霞,万紫千红灿百花。
大树参天牛午睡,池塘照影小农家。
这首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深得古人于平淡中中见新奇的奥妙。非常接近明代初期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哎呀
黄陂西乡元宵社火,玩僵狮子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乡愁的最具有地城民俗风情的的典型佳节庆典特色活动。《画彩船》以诗的体裁,报告文学的纪实,惟妙惟肖展示了生动活泼场面。也从中看到民族交流的蛛丝马迹:
划船上庙贺新春,傩习巫风五显神。
秉烛烧香求发达,菩提保佑享升平。
亲情与友情是人际关系永恒的主题。许多动人的佳话以诗的语言言表达,如《诗经》所云“鹦其鸣矣,求其友声”,将身边发生的故事进入诗的吟咏,提升了真情厚谊的“含金量”。他遵循孔子“思无邪”宗旨,留下自己的那片三分地。
《老姐情怀》表达了农耕宗法血缘社会血浓于水的亲情:
独钟桑梓意缠绵,奉若神明侄儿贤。
葡蔔满堂皆孝子,寿星上座胜神仙。
在亲情关系渐行渐远的今天,我们听到了远山呼唤,维系宗亲关系的那种祖辈们的寄托,不被铜臭污染的神圣净土。
“艰难竭蹶,玉汝于成”,患难与共的朋友互勉,是风雨同舟的题照。《赞叶贵祥》写真下岗职工的生活全景图、励志诗。
空前噩梦大逃亡,岁月艰难耐酷霜。
挣扎养鱼求生路,卧薪苦涩漫衡量。这种休戚与共的精神,是非常珍贵的友谊,也是上帝给予最大支持动力。
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文艺方针是为人民服务的,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作者的创作方针就是遵循毛主席的倡导而写作,反映底层的声音,为人民鼓与呼。最高统帅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是作品,衡量个人价值的还是作品”。
从春秋《诗经》到汉魏乐府,能够传世的作品,都是写人民的声音。杜甫的《秋风茅屋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都是现实主义的杰作。作者沿着这条路走过来,由作品到佳品,上升到神品的三级跳,让“夕照满天”,这是个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同时代人的共同景愿。
红星闪闪,乐府翩翩。笔者不揣冒昧,姑且将先生大作定名为《红星乐府集》,未知当否?
有感于上,是为序 。
公元2025年7月11日(乙巳六月十七)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234万字待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