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春苗]活动有感
‘’牵手老师——何秉义‘’
2025年6月28日上午,"文润春苗"活动在固原市图书馆国学馆内拉开序幕,我本该坐在哪里(固原市图书馆国学馆内),与西海固的作家老师们面对面交流,感受文字的温度。由于我提早报名参加“爱心助考”志愿者,正与此次活动发生冲突,未能参加,深表遗憾。虽然(然而)此刻,我却站在学校爱心助考活动的现场,手里握着为考生准备的矿泉水,但目光不时飘向图书馆的方向。既使母亲代替我参加了那场名为"文润春苗"的活动,而我,一个曾经钟声文学工作室的结业生,却因学业繁忙已快两年未能参与文学活动。这种缺席,在我心中激起了一圈圈难以言明的涟漪。
记得初入钟声文学工作室时,我还是一名对文字充满好奇的少年。那时的我,会在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下每一个灵光乍现的句子,会在得到老师一句肯定后高兴好几天。文学于我,不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灵魂的呼吸方式。然而随着功课作业压力的增加,这些习惯逐渐被摞起的试卷和一本本习题所替代。我的笔,从书写内心转向了演算公式;我的时间,从自由阅读分割成了精确到分钟的学习计划。直到收到这次活动的邀请,我才惊觉我远离文学已久。
活动结束后,母亲打来电话向我细细讲了活动内容。并激动地告诉我,我的牵手老师——何秉义老师,热情地与她交谈,还加了微信。听后我非常的激动,此时在学校爱心助考活动现场的我,注视着那场人生最重要的考试,突然意识到:文学与学业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繁重学业中保留一小片文学的天地?文学不是学业的敌人,恰恰相反,它能够滋养我们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灵魂。那些看似"浪费"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时间,实则构筑着我们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能力,这种能力远比单纯的分数更能定义一个人的价值。 活动虽然未能亲临,但通过母亲的转述,我了解到这次"文润春苗"活动的深远意义。西海固作家与文学少年的牵手,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血脉的延续。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文学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一代代人的心灵。作为西海固的孩子,我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通过知识改变个人命运,又要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即使暂时无法全身心投入文学活动,我们依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文字的敏感与热爱。
夜深人静时,我重新拿起笔,开始写下这份感悟。笔尖在纸面上滑动的声音,像极了心跳的节奏。我明白了,文学不是必须在长时间里进行的隆重仪式,它可以是我晨读时记下的一个意象,可以是数学题间隙蹦出的一句诗行,可以是灵感兴意飘来上头的随手记录。重要的不是创作的数量与规模,而是保持那颗对生活敏感、对文字敬畏的心。
从今天起,我决定重新在学业与文学之间寻找平衡点。一个完整的人生,既需要理性的光芒,也需要文学的温暖;既要脚踏实地奋斗,也要仰望星空梦想。
老师评语: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既有感性上认识又有思想上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