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浈江走笔·地标巡礼”(第六场:大村)诗歌比赛采风活动的通知
浈江区作家协会及韶关作协国企分会全体会员:
为了配合2025年8月17日将在韶关书城举办的《冼玉清传》新书发布会,经研究决定,“浈江走笔·地标巡礼”短诗擂台争霸赛第六场地标景点与第八场对调,也就是说,第六场安排的地标景点是: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且赛事提前,从7月19日开始到8月15日截稿,与第五场(韶州府学宫)征稿时间部分重叠。
大村村位于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北部。抗战时期,私立岭南大学、私立东吴大学文理学院、私立岭大附中等相继迁校到此,在敌人的炮火下坚守办学。这里曾走出一批杰出名家大师,包括当代杰出女学者、诗人冼玉清。
今年恰逢冼玉清诞辰130周年,为了了解冼玉清的生平事迹,敬仰这位“岭南第一才女”“不栉进士”的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激化作者诗写冼玉清的创作热情,现决定组织一次采风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采风时间:2025年7月19日(周六)上午9点半。
二、采风景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
三、采风及创作主题:纪念冼玉清诞辰130周年。
四、参加人员:浈江区作家协会与韶关作协国企分会会员。也欢迎五月诗社等文朋诗友参加。
五、活动要求:
1.请两个协会负责人将通知发到各自微信群,组织好报名接龙,动员有时间的会员在微信群中接龙;
2.采风人员于7月19日上午9点半到目的地大村,有停车场停车;
3.活动自愿报名,自愿参加,交通自理,注意安全,责任自负。
4.参加采风人员要围绕主题,创作短诗(包括现代新诗、格律诗词)1首,4-20行之间。欢迎其他海内外诗歌爱好者投稿。
5.采风作品杜绝抄袭,杜绝AI生成及AI痕迹,文责自负。
6.优秀采风作品将打印成册,供8月17日《冼玉清传》发布会朗诵。
时间紧迫,使命光荣!请会员们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祝大家采风愉快,为讴歌冼玉清写出优秀作品。
特此通知
浈江区作家协会
韶关作协国企分会
2025年7月14日
◎◎◎◎◎◎◎◎◎
AI搜索:“岭南第一才女”冼玉清
冼玉清(1895—1965),字碧琅玕,广东南海人,出生于澳门,是近代岭南文化研究的先驱,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女”。她毕生致力于岭南文献整理、历史考据及诗词书画创作,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学术贡献与著作
1.岭南文化研究开拓者
冼玉清聚焦岭南历史、风物、史志文物等领域,填补了岭南宗教文化研究的空白。其代表作《广东释道著述考》系统梳理了广东地区佛教、道教文献,收录相关著述500余种;《广东女子艺文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广东女性文学与艺术的著作,打破传统史学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
2.文献整理与考证
她长期从事广东地方文献的搜集与考订,著有《粤东印谱考》《广东丛帖叙录》《近代广东文钞》等,总计超300万字。其学术成果不仅为岭南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3,7,8]。
3.诗词与书画成就
冼玉清的诗词以清雅真挚著称,抗战期间创作的《流离百咏》记录颠沛流离的生活,被陈寅恪誉为“最佳之史料”,与李清照风格相似,故有“近代李清照”之称。其书画作品亦受名流推崇,如《旧京春色图卷》由吴湖帆题跋,汪兆镛赞其“运笔赋色逼真瓯香馆”。
生平经历
· 早年教育:12岁入读陈子褒创办的澳门灌根学塾,后赴香港圣士提反女校学习英文,1918年转入岭南大学附中,1924年毕业于岭南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3,4,8]。
· 学术生涯:1927年任岭南大学文物馆馆长,1949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1955年退休后任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她拒绝高薪聘请,坚持学术研究,晚年将毕生积蓄近200万港元捐给国家[4,7,9]。
· 特殊时期:抗战期间随校南迁,创作大量爱国诗篇;因独身主义和资助学生冼星海等行为,曾受误解,但仍坚守学术理想。
社会影响与评价
· 学术地位:陈寅恪称其“女学六祖”,认为其女性艺文研究与佛学著述相提并论;国学大师黄晦闻评其诗“澹雅疏朗,秀骨亭亭”。
· 文化传承:她通过研究岭南文献,强化了粤港澳文化同源的认同感,为当代大湾区人文融合提供历史依据[3,7]。
· 人格风骨:终身未婚,生活简朴,却慷慨资助教育,临终前立嘱捐赠遗产,体现“以事业为丈夫,以学生为子女”的奉献精神。冼玉清的学术与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岭南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标志性人物。她的著作与精神至今仍为学界研究岭南文化的重要资源。
◎◎◎◎◎◎◎◎◎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大村)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位于浈江区犁市镇大村,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岭南大学、东吴大学、岭南大学附属中学等知名学校内迁粤北办学的校址所在地,是极具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抗战时期华南教育遗址。
抗日战争时期,其地临近粤汉铁路,有仙人庙火车站,上可达坪石,下可至曲江,交通十分便利。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为浈江区重点保护和发展区域,是挖掘办学历史,追忆华南教育的圣地,目前政府正通过完善当地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周边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及发展提升文旅产业,突出“乡风”,挖掘“文化”,串联路线,打造集“游、学、研”于一体的红色教育研学基地。
◆附近文化旅游点
①茶花森林公园 ②厢廊古驿道 ③犁市当铺(南昌起义部队革命活动旧址) ④五里亭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
◆交通信息
①附近公交:梅村—马坝。
②附近机场:丹霞机场。
③沿省道246线至省道248线,转县道323线即可看到基地标志牌。
◆联系人(单位)及电话
孙先生,18038907550
【来源于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