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鱼网村(下)
文/何能爱
“哇!想不到离郴州城区只有39公里远的良田附近竟藏着一个那么秀美的山村!”
“秀在山青水秀,美在朴实生活。”
“老何:你把那里的定位和老板电话发给我。我准备带親友暑期避暑休闲。”
……
想不到我的拙文《秀美鱼网村》在朋友圈发表后,反响如此强烈!老领导、原郴州师范学校苏校长马上指示:“请速带我们去体验体验”。
遵苏校长指示,周末,我们9位同事自驾车精神抖擞地来到鱼网村避暑休闲。
外面骄阳似火,室内荫凉宜人。黄秘书夫妇依旧那么热情似火般接待我们,桌上早摆好了瓜子花生和刚从地里摘下来的青绿绿的黄瓜,大家每人一根,吃得嘎嘣嘎嘣响,感觉特别脆!特别甜!
“这周边的几亩水田都是我家种的,后面是猪圈、狗窝和鸡鸭圈。秋天收割稻子时欢迎大家过来体验、尝新,冬天过来洽狗肉,年底过年吃杀猪饭。你们想来就来,热烈欢迎!”黄秘书带我们逐一参观他家的宝贝,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小巧灵龙的小林,在忙着杀鸭子、剥芋荷、切辣椒、用柴火炒菜,忙得像陀螺般转个不停,可脸上总挂着笑容。黄秘书告诉我们:“小林是井冈山(宁冈)人,他与小林是1997在温州一家电子厂打工相识相爱的。当时我在做小班长,看到小林个子虽不高,但特别能吃苦,嘴巴又甜,于是金星撞火星,我们相爱了,并离开那个厂回到了鱼网村。回来后,我们艰苦创业,孝敬父母,培育可爱的儿子,送子上学参军,并考取市公安干警。”说到这里,黄秘书幸福满满,一旁的小林也笑得特别开心!我们也为这对恩爱勤奋幸福的夫妻感到高兴。
中餐是小林精心烧制的一大桌芋荷鸭、土腊肉和一些自产的新鲜蔬菜,我数了一下,足足有十大碗。“这是用我自养的家猪烘的腊肉,这是八棱瓜,这是自家酿制的霉豆腐,芋荷鸭又作了改进,大家尝尝味道如何?”由于都是原汁原味的山村绿色食品,又融合了江西和湖南口味,大家吃起来特别开心!
饭后,趁着酒兴,我们学起了108号文件。黄秘书夫妇收拾碗筷后,戴着草帽,提着鱼网和桶子下田放水捞冷水鱼去了,准备我们的晚餐,让我们有些过意不去,劝他们休息一下,迟点下田。他们说“习惯了,不碍事,捞迟了怕耽误你们。”
晚餐又是好酒好菜,冷水鱼上了一大脸盆,用当地的生姜、大蒜、紫苏等一起烹饪,特别提味鲜嫩!大家哪顾得“晚餐要吃少”的医嘱,个个都吃得肚子撑。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休浴着山风,沿着蜿蜒的山村公路,我们信步来到村活动中心和村小,这里显得特别清静。只有两棵奇特的古树和阵阵哗哗的水声在欢迎我们。佑林弟用手机电筒朝水响的地方照射过去,原来是一条被覆盖了的暗溪。一股山泉水正从暗溪中流过,让洞口充满凉意。我围着坪里转了转,墙上张挂着区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展扶贫攻坚、振兴乡村的一些资料和图片,我被一幅幅照片和一串串数字而震惊!历届工作队员在苏仙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当地干群为改变省级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
更令我震惊的是,这里曾有一位叫黄锦臣的女教师在这偏僻的村小一呆就是28年,那时交通闭塞,水电不通,她每天放学后要将几十个孩子护送到分散在各个山头的16个村民小组的孩子家。1997年山洪暴发,为保护学生,她落下终身残疾。她用瘦小的身躯顶住泥石流,她用一颗火热的心,倾尽全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山里娃,感动着村民,也感动着世人!
鱼网村因你,因你们而美丽!我向为鱼网村作出牺牲和奉献的每位点赞致敬!
乡村振兴,你我同行。朋友,当你闲暇时,请携亲朋好友栖身乡野间,拾趣山乐园,体验慢生活,触摸芬芳泥土,耕织采摘,品农家烟火,当一回地道的农民。
草于2025年7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