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革命圣地延安组歌
精华热点
革命圣地延安组歌
王侠
当华夏大地阴霾密布,
革命的烈火在暗夜中摇曳。
五次围剿的硝烟未散,
红军被迫踏上漫漫征程。
而遥远的西北,
有一片土地正在苏醒,
它就是延安,
它就是刘志丹创立的红色根据地,
即将成为革命的希望曙光。
宝塔山高,直插云霄,
延河水长,奔腾不息。
古老的黄土地,
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
率领着红军,
历经千辛万苦,
来到这片贫瘠却充满生机的土地。
他们在这儿建立根据地,
传播革命火种,
让延安成为抗日的先锋阵地与大后方。
窑洞里的灯光彻夜通明,
那是智慧与信念的火光。
无数的革命策略从这儿诞生,
为抗战指引方向。
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
以深邃的洞察力,
为中国人民描绘抗战胜利的蓝图。
延安的每一寸土地,
都浸润着革命者的热血与汗水,
每一阵风,
都仿佛在诉说着革命的故事。
延安的人民热情好客,
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
欢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志士。
军民一家,
同甘共苦,
共同抵御外敌。
南泥湾的垦荒,
是自力更生的典范,
战士们用双手将荒芜的土地变成良田,
为革命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杨家岭的曙光,
照亮了革命的道路,
也照亮了人民的心。
啊,延安,
你是革命的圣地,
是希望的曙光,
在黑暗的岁月里,
你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锣鼓敲起来,
秧歌扭起来,
延安的人民载歌载舞,
庆祝革命的胜利。
那欢快的节奏,
是延安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对革命的赤诚,
对未来的憧憬。
卢沟桥的枪声震撼全国,
全民族的抗战全面爆发。
延安,
作为抗日的总后方,
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无数热血青年,
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
奔赴延安,
投身抗日的洪流。
延安的抗大,
是培养抗日人才的摇篮。
一群群有志青年,
在这里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
他们学习游击战术,
研究抗日战略,
誓言为保卫祖国奉献一切。
聂荣臻、林彪等将领,
在这里运筹帷幄,
指挥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平型关大捷,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
延安的文艺工作者,
深入前线,
深入生活,
创作出大量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
《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
唱出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白毛女》的悲惨故事,
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也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延安的舞台上,
活跃着一批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他们用艺术为武器,
为抗战呐喊助威。
延安的医院里,
医护人员日夜操劳,
救治受伤的战士。
她们用精湛的医术,
用无私的爱心,
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延安的教堂里,
传教士们也在为和平祈祷,
为受伤的人们祈福。
延安的每一处角落,
都充满了抗日的力量,
都为抗战的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马嘶风萧萧,
战鼓擂动山河摇。
抗日的烽火燃遍大地,
延安的儿女不屈不挠。
用热血和生命,
铸就抗日的长城,
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
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
国内的局势依旧严峻,
蒋介石企图发动内战,
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
审时度势,
发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号召,
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庆谈判,
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
以坚定的立场和高超的智慧,
争取和平建国的机会。
但和平谈判的大门被国民党无情地关闭,
内战的阴云再次笼罩大地。
延安再次成为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
毛泽东等领导人,
在这里指挥着一场场关键的战役。
在之后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
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这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军事主力,
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延安的人民没有忘记,
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
他们用鲜花和泪水,
祭奠英灵,
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继续为解放事业奋斗。
延安的窑洞里,
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延安的田野上,
依旧回荡着劳动的号子。
延安的人民,
用勤劳的双手,
重建家园,
为解放后的建设做准备。
整个宇宙中,
延安时期也是最廉洁的,
基本上没有人来贪污腐败,
即使是师长团长,
他们的口袋也是比脸还干净,
甚至是连一百元也拿不出,
甚至是都住土窑洞中,
土坑土桌子土凳凳,
没有任何腐败,
所以能胜利能成功!
他们也不是国民党,
也不是李自成,
而是一个个的,
把为人民服务牢记在心中!
解放的号角已经吹响,
全国的解放指日可待。
中国共产党人,
在延安这片土地上,
经历了风雨的洗礼,
更加坚定地走向胜利。
他们将带领全国人民,
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个和平、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延安,
你的名字,
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
延安精神,
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啊,延安,
我们的母亲,
你永远是我们中华儿女心中最神圣的革命圣地,
是最璀璨最美丽最耀眼的明珠高高挂在神州天空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