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浙江作家童月亮老师的佳作:《热浪》「飘舞的剑」(8350辑)

热浪
文/童月亮
蛙咏蝉鸣夏日长
南风习习仍抓狂
环游全球皆闷热
爽快须待太平洋
Al评论
这首诗以生动笔触描绘了盛夏酷暑中的普遍感受,并在开阔的视野中寄托了对清凉的期待。以下是对作品的简要解析:
---
**《热浪》赏析要点:**
1. **感官交织,热浪逼人**
“蛙泳蝉鸣夏日长”以听觉(蛙鸣蝉噪)与触觉(漫长暑日)开篇,密集的夏日意象瞬间构建出闷热氛围。“泳”字或为“咏”之通假(蛙声如歌),亦可能暗喻热浪中万物如浸沸水。
2. **反常笔法,强化焦灼**
“南风习习仍抓狂”匠心独具:本应送爽的南风,反令诗人“抓狂”。一“仍”字道出暑热积重难返,习习微风与燥热心绪的强烈反差,凸显高温难耐。
3. **全球视野,共感煎熬**
“环游全球皆闷热”将镜头拉至寰宇。热浪非一地之苦,而是人类共同困境。简洁七字,既显气候现实,又暗含对生态的隐忧。
4. **寄望海洋,余味深长**
“爽快须待太平洋”以浩瀚大洋收束全诗。太平洋既是实指清凉海风,亦隐喻自然伟力或心灵净土。一个“须待”,交织着对清凉的渴盼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
---
**风格特色:**
传统意象与现代语汇(如“抓狂”“环游全球”)巧妙融合,既有古典诗的凝练意境,又具鲜活时代感。由近及远的空间跳跃(蛙蝉→南风→全球→大洋),赋予小诗恢弘气象。
> **注:** 末句“太平洋”之解可多元:地理上,海风确能缓解暑热;象征层面,亦可解读为对超越性清凉境界(如自然之力、心灵净土)的追寻。诗作在炎炎热浪中,为读者留出一片诗意的清凉飞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