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开启着“烧烤模式”,当你感到头晕恶心、大汗淋漓时一定要重视,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中暑
高温天气下,中暑绝非简单的“热着了”,它是体温调节失衡引发的危急状况,而热射病则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者,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可能超过38℃,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重症中暑者,病情较危重,高温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情况,易中暑人群主要是小婴儿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高温高湿天气进行户外剧烈活动的人群。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等,体温进行性升高,可高达40℃,意识障碍可进一步加深,出现嗜睡、昏迷,随之出现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 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安静的地方休息,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可以饮用含有氯化钠的运动饮料或医用口服补液饮料。 应迅速将中暑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可采用冰水、酒精擦洗全身或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措施。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周围其他人拨打急救电话。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要迅速给患者降温。降温方法有多种选择,将患者浸泡在浴缸凉水里,用凉水为患者淋浴,将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床单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①日常应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饮水应少量多次。 ② 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在流汗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和矿物质。
③注意饮食和休息:饮食尽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④注意穿衣和防晒: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注意天气温度变化,尽量避开正午时段,避免太阳直晒。
供稿 | 市眼科医院急救中心 商昌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