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书院开业仪式上的致辞
汤大立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乡亲:
今天,我们在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九十殿村为江南书院开业举行简单的仪式,首先我代表江南书院全体人员对大家冒着酷暑,甚至不远千里百里的赶来参加表示感谢,对大家亲临指导、共聚美好时光表示热烈欢迎!
一年多前,我们在这里举行开工典礼,也有不少朋友前来参加,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以及办理各项手续,一栋还算挺拔的楼房矗立在这里,成为皖南乡村一景。我们对支持这个项目的湾沚区、花桥镇、九十殿村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敬意,对辛勤的建设者们表示感谢!
时光回到3年前,我第一次应邀来到这里,受到湾沚区、花桥镇、九十殿村领导和群众的热情接待,我当即决定承接这个项目,为乡村文化建设贡献微薄之力。此后,在办理土地证、规划建设许可证、协调各方关系直至具体建设等环节,当地各级各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区四大班子领导曾亲临现场,镇主要领导更是事无巨细给予关心,村民们也把我们当作自己人,让我深受感动。通过这个项目,我在这里也收获了不少好朋友,增加了我人生的乐趣、意义和价值。
有不少人觉得奇怪,我为什么会跑到这么远离故乡的地方农村来投资建设,我只能说是“缘”。我们的一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地方,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都是冥冥之中的缘分,确实没有太多的道理好讲。我只能说,我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不计得失,乐在其中。
放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人可能对这块土地还比较陌生。我想说,这里确实是农村,但又不是普通的农村。芜宣(芜湖和宣城)机场在湾沚(原芜湖县),有句话叫,中国大飞机看上海(应该还有西安吧),小飞机看湾沚;花桥镇是中国托盘小镇(不是吃饭的托盘,是物流那个托盘),前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在花桥,离江南书院只有2-3公里;九十殿村有目前安徽最老的道观——敏灵观,离江南书院只有几百米。
从江南书院望出去,首先是中国第一江——长江,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再望远看,是中国第一山——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皖南出了清朝首富胡雪岩,出了政治家、大学问家陈独秀、胡适;华夏第一才子李白一生六次到长安,七次到皖南,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并且长眠在皖南。中国幅员辽阔,沃野万里,而皖南就是其中山水秀丽壮美的明珠。而江南书院就是静卧在皖南的怀抱,成为其中一颗平凡而又耀眼的小花。
中华民族4-5000年历史,多少城池被淹没,多少英雄被掩埋,多少财富灰飞烟灭,但唯有文化得到了传承。今天,作为中国人最令我们自豪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文化的传承。而江南书院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做这样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朋友们,毛主席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短暂一生,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江南书院的目标也一定会逐步实现。我相信,江南书院将像萤火虫一样在美丽的皖南大地发出光亮,成为我们伟大祖国壮美历史中的一粒小小露珠。
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希望我们经常欢聚在江南书院,并共同见证她的成长。
2025.7.18
责编:赵杰
MV制作: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