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股份孙刚爱心联盟”2025年7月15日培新街社区志愿服务全景纪实
7月15日8:30,平顶山市区气温已逼近40℃。矿工路办事处培新街社区平安家园小广场上,一片“志愿红”却早早铺展开来:平煤股份四矿孙刚爱心联盟的旗帜迎风猎猎,平顶山东健骨伤医院的义诊帐篷整齐排开,新华区易筋堂的中草药香氤氲扑鼻,瑞丽美容美发学校的剪刀声清脆悦耳,矿工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血压计、血糖仪一字排开,多家单位、20多名志愿者在高温中集结,只为兑现一句坚持了十三年的承诺——“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东健骨伤医院骨科主任王和平把便携式骨密度仪、冲击波治疗仪搬到现场。76岁的汪国福因腰椎管狭窄常年腿麻,王和平蹲在地上为他做直腿抬高试验,边查体边画图解释:“神经就像水管,椎管窄了‘水流’不畅,您这是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先保守治疗,再考虑微创。”一番话让老人眉头舒展。轩山河平煤股份四矿运转职工今天休息正好赶上王和平医生咨询骨科一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74岁的李孟军患膝关节炎多年,护士闫璐璐为他贴上消炎镇痛膏,叮嘱“空调别开太低,膝盖要保暖”。最惊喜的是王和平卫东区建东小学7岁的女儿王钰晴,她抱着一摞印着“防暑三字经”的小扇子穿梭在人群中,奶声奶气地提醒:“爷爷,多喝水,绿豆汤最好!”90岁的谢秀芝接过扇子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比亲孙女还贴心!”
易筋堂李德忠主任的展位前排起长队。60岁的乔菊香肩颈僵硬如板,李主任在她肩井穴、风池穴施针后,又点燃艾条做温灸,十分钟后她转了转脖子惊呼:“能动了!比贴十副膏药都管用!”55岁的胡燕涛因腰椎间盘突出不敢弯腰,李主任现场演示“易筋导引术”,教60岁的乔菊香每天十分钟“燕飞式”锻炼,围观居民纷纷举起手机录像。
瑞丽美容美发学校的“理发天团”由理发师尚荣光带队,程意召 、程宇、闫政新、支小贺5名理发师支起四把折叠椅,一上午没歇脚。85岁的张荣箱头发稀疏,理发师程意召用牙剪细致打薄,老人对着镜子竖起大拇指:“这手艺,比理发店还细!”80岁的孙桂兰左臂骨折打着石膏,理发师闫政新单膝跪地为她修剪刘海,老人眼眶泛红:“胳膊疼了一个多月,今天终于清爽了!” 谢秀芝90岁、女,汪国福76岁、男,李孟军74岁、马春凤78岁、女,柳凤珍80岁,张春礼85岁,,志愿者也为老人剪了一个清新的头发。老人家也非常的开心。
养老中心的“移动理发小分队”更忙——崔红霞主任把在住老人一个个坐电梯推下楼,105岁的王书云老人坐着轮椅到场,银白长发被志愿者王晓丽编成利落发髻,老人摸着头笑成孩子:“过年都没这么体面!”现场测得血压120/80,医生打趣:“您这指标,比我这个中年人还标准!”
社区书记李玖鹏把防电诈宣传台设在广场入口,社区工作人员张豫佳拿着喇叭循环播放“十个凡是”口诀,网格员罗玉手把手教老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78岁的马春凤刚领完免费理发券,又被拉去答题:“阿姨,接到‘孙子’要钱的电话怎么办?”“先给娃他妈打电话核实!”答对领到一把小扇子,老人乐得直拍手。
中午11:30,地表温度突破45℃。志愿者吕茜的T恤能拧出水,仍坚持为最后一位居民测血糖;宋巧红把藿香正气水挨个往大家手里塞;培新街社区工作人员搬来两大桶绿豆汤,王钰晴踮着脚给志愿者叔叔送水:“阿姨说你们比我爸爸还辛苦!”
李玖鹏书记看着广场上的场景眼眶发热:“孙刚爱心联盟2012年第一次来社区时,只有3顶帐篷、10名志愿者,现在成了‘金字招牌’,每月15号居民比我们还准时!”矿工路养老中心崔红霞感慨:“不是我们服务老人,是老人教会我们什么叫‘老有所乐’——王书云奶奶105岁了还坚持每天写字画画,这种精神才是社区最宝贵的财富!”
12:00,活动结束。志愿者收拾器械时发现,广场角落的“心愿墙”上贴满了小纸条——
“希望李主任下次来讲讲失眠调理”
“想要一台血糖仪,老伴糖尿病十年了”
“能不能给老伴也理个发,他脑梗卧床出不了门”……
李玖鹏书记把纸条一一收好:“这些就是下个月的活动清单!”孙刚爱心联盟负责人孙刚擦着汗笑:“只要居民需要,我们的帐篷就永远支在离大家最近的地方!”
高温终将过去,但那些被汗水浸透的笑脸、被银针缓解的疼痛、被剪刀修出的清爽,将长久留在培新街社区的记忆里。正如105岁的王书云老人所说:“共产党好,志愿者亲,我们住在这样的社区,越活越年轻!”
太阳依旧毒辣,但每个人都觉得心里装着一片“小阴凉”。这份阴凉,是十三年如一日的坚守,是“情满社区·幸福有我”品牌最生动的注脚,更是平煤股份四矿“孙刚爱心联盟”写在高温里的答案。——把高温写成背景,把初心写成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