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黄河滩的夏日风情与语言魅力
王良杰
近日,我有幸又拜读了鞠慧老师的新书《黄河滩上四季歌·夏雨哗啦啦唱》。该书是《黄河滩上四季歌》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也是继《春雷轰隆隆响》之后的又一本精品力作。
《夏雨哗啦啦唱》延续了《春雷轰隆隆响》的背景与人物等。该书以黄河滩边苇子圈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八岁的谷雨为主人公,共九个篇章,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黄河滩上的夏季风情故事。
夏季的黄河滩可谓瓜果飘香,景色宜人。草莓熟了,透着特有的香甜;杏子挂满枝头,飘着浓浓的果香;婶婶菜园蔬菜多样,五颜六色,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柳林里知了声声,趣味良多;大雨不歇,河里的大鱼吼着拱出水面。这些充满生机的浓郁田园美景,不仅是谷雨等孩童的乐园,更是读者们心心向往的世外桃源。
作者不仅用生花妙笔描绘出了苇子圈的美景,同时把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与深厚的百姓智慧、民俗文化等融入其中,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多样的黄河滩风情画卷。在农业生产方面,比如河滩里种植“曲堤牌”黄瓜,谷雨等亲眼目睹了南瓜苗嫁接黄瓜秧的真实场景;婶婶种植西红柿,教给谷雨给西红柿打荒枝。在童趣活动方面,谷雨和弥小帅用和好的面团粘知了。在传统手工艺方面,雨天,奶奶钉浅篮,爷爷搓草绳、编蒲团等等。这些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黄河滩人们的生活,蕴含着中华农耕文明与自然对话的密码。
《夏雨哗啦啦唱》不仅会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黄河滩边的童真童趣,而且也是小读者们仿写的最好范本,特别是其中优美生动、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语言。我们不妨通过其中的部分词句,仔细品味、咀嚼、感悟。
其一是精选准确、生动的词语。比如第五章《知了歌》的第40页:“鱼儿越聚越多。它们挤来挤去,把水面犁出细密的或直或弯的波纹。”“犁”本指用畜力或机械等翻耕土地,这里指鱼儿挤来挤去,把水面游出了波纹,真可谓用词精妙,形象逼真。又如第六章《大鱼河里拱》,标题中一个“拱”字就具体形象地展现了大鱼脊背高出水面、逆流而上的真实场景,既写出了大鱼当时的形态,更刻画出了大鱼逆流而上的力度。像“翻穷”“剩福”“阳沟”“水簸箕”“打尜”“打蹦”“跳方”“摔呜哇”等词语,不仅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相信成年人读后会感到亲切,小朋友读起来也会感到新奇。
拟声词的大量运用,不仅能真切地描绘当时的声音等,更适合小朋友们理解与感悟。比如第31页:“小毛驴停下,仰起脑袋,‘嗯啊——嗯啊——’地唱两句,然后低下头,继续走。”又如第43页:“嘟知了嗓门小,‘嘟了,嘟了,嘟了’,声音又尖又细。”再如第52页:“哧——哧——哧——草绳长长啦。”
其二是妙用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与美感。比如第一章《爱哭鼻子的宝珠》,第1页:“在碧绿叶片的衬托下,鲜红的大草莓,挤着、闹着,很是热闹。胆子大的草莓果儿,胖乎乎的大肚子完全裸露在阳光下。”这两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草莓的颜色、形态等。这样的语句,最能吸引小朋友们的眼球,也最能吊足小孩们的阅读欲望。又如第三章《飘香杏子满枝头》,第20页:“果香像雾一样涌进来,屋子里的空气好像被染成了淡淡的金黄色。”这句话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味觉的“果香”比作“雾”,赋予果香以视觉上的“金黄色”,这样的绝妙佳句正适合小朋友们阅读与领会。再如第6章《大鱼河里拱》,第48页:“闪电像一条金色的小蛇,飞快地在天上游过。”这句话准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闪电瞬间的形态等,语句优美,表现力丰富。
书中如此精选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等的实例很多,读者们不妨仔细品读,细细揣摩,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感悟。
作者简介
王良杰,济南市济阳区新市镇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第三十届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在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评奖活动中荣获“十大散文家”荣誉称号。有近百篇散文等散见于《读者》《语文报》《当代小说》《山东教育》《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德州日报》《天天读写》、中国作家网、山东学习强国、都市头条、今日头条、闪电新闻网等。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