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常学,山东省巨野县人,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菏泽市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从事办公室文字材料工作,同时喜欢新闻、小说、散文、摄影,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表新闻60万字,有多篇新闻、小说、散文、图片获奖!
乡镇卫生院的那些事/作者/满常学
那年春天,我感觉到嗓子不舒服,于是就去了镇卫生院,准备拿点药,把噪子痛治好,到了卫生院后,一个很熟悉的医生让我张开嘴巴,那医生看了后说:“没啥事,是咽炎,拿点消炎药吃了就好了。”于是给开了阿莫西林,华素片等一些药,吃了一个星期后,觉得没有什么效果,又去镇卫生院,医生说:“为了好的快,那就输几天液体吧。”于是,每天下午输液,连续一个星期打点滴,还是不见好转,我心里胡思乱想,是不是去县医院去看看呢,笫六天输液时,遇到了卫生院的王中医,这名王中医说:“如果没有效果的话,我给你开三付中药,能喝下去,一定会好的。”于是我听从了王中医的话,连服了三付中药,那浓浓的中药味曛的脑浆子痛,直想吐,没办法,只好闭上眼睛使劲喝,喝完中药后,再去检查,还是没好,我有点失去信心,准备去县医院检查治疗。检查完准备去县医院,洽巧遇到了卫生院的院长,他询问了我的病情后说:“你放心,我给你开三副中药,保证能好!”听了院长话,也不好拒绝,又是三副中药,又是三天的时间,又是六次闭上眼睛喝苦水水,喝完后,还是嗓子不舒服。这时候,省报社有个新闻报道培训班让我参加,于是去了省城,在省城培训班结束后,我去了省城的大医院,挂了专家号,检查完后,开了一瓶中药制剂喷雾剂和三袋华素片,喷完后,咽炎居然好了。和朋友说起治咽炎的经过,朋友说,乡镇卫生院的中药也起到了作用,就是效果慢,一趟省城医院,让大医院捡了个便宜。
朋友的话有道理,镇卫生院的前期药物也起到作用,镇卫生院也功不可没。然而,小儿子深夜发热去卫生院治病,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一天晚上十二点多,小儿子突然发高烧,我发现后,用电瓶车带着小儿子去卫生院,到卫生院后,值班室亮着灯,却是铁将军把门,没有人值班。于是,我从一楼跑到二楼,看了一圈,没有人值班。一个镇卫生院,晚上就没有个值班的吗,于是又跑到东楼上,还是没有亮灯的房间,没办法,我站在院子里大声的喊:“哪位医生值班,有病号。”连续喊了二声,没人回音,刚要喊第三遍时,东楼二楼的中间的房间亮了灯,接着,窗子拉开,从窗户里探出一个人说:“病号怎么啦?”我说:“孩子发高烧,”那女子说:“这里没有药,也没有退烧的针,你去老白卫生室里去吧。”说完,“咣”的一声关上了窗户,也拉灭了灯。我傻傻的站在那里,想和这名女子理论一下,可人家关上了窗户,孩子发烧要紧,于是去了老白卫生室。
喊开老白的卫生室,拿了药,打了针,回到家里,我一直在想,乡镇卫生院没针,没药是个摆设吗,连头疼脑热的小病都推向个体卫生室,国家拿那么钱光养着这群人吗?怪不得大家都说,现在的乡镇卫生院就是养老院,没有病号,也没有药品,在医院里熬太阳,给老年人检查身体后,天天玩,比任何单位都好,一个养老的地方。
那年去市里参加一个活动,刚回到家,母亲对我说:“你看看俺孙子鼻子里发黄,呼吸也有点不自然,你这几天不在家,赶紧去给他看看吧。”于是,扔下提包等,骑车去了卫生院,在卫生院耳鼻喉科,医生看了一下孩子的鼻孔,说:“这是鼻孔囊肿,在这里打几天消炎针吧,要不就去县医院治疗。”听了医生的话,我心里咯登一下,我脸上就是囊肿留下的疤,又想打几天吊瓶也解决不了问题,心里想着去济宁人民医院去治疗。
第二天,我带着孩子去了济宁第一人民医院,挂了专家号,一位五十多岁女专家,那专家拿一东西将鼻孔撑大后,写了个单据,让我去交钱,交钱后,将单据交给专家,女专家拿了一根不锈钢长钩,将鼻孔里的东西钩了出来,原来是一粒花生米,女专家大声训斥我道:“你是怎么看的孩子,这花生米如果呼吸到气管里,要做手术的,以后一定要看好孩子。”
让专家训斥一顿,孩子没事就行,突然想起来镇卫生院医生说的囊肿,打几天吊瓶就好了话,真的无语了。
满常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