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个个(日本):【问道老子·诗翻道德经】第十七辑
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诗翻:
一
人民挨饿,
因为君主饕餮苛捐杂税。
二
人民难以治理,
因为君主妄作有为。
三
人民端上生命,
在悬崖边上,
被逼看轻死亡,
因为君主养生极其丰厚。
四
君主不以人民死活养生,
胜过那些享乐无度的人。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诗翻:
一
人活着身体就柔软,
死之后就变得僵硬。
二
万事万物,
比如草木,
有生机时,
柔软翠绿,
死而枯槁。
三
刚强的事物,
靠近死亡边缘;
柔弱的事物,
走向生命之路。
四
树木高大,
就会摧折;
用兵逞强,
就会灯灭。
五
刚强最终处于劣势,
柔弱最终取得优势。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诗翻:
一
天的道,
不就像拉弓射箭吗?
目标高,
就压低一些;
目标低,
就举高一些;
弓弦如满月,
就放松一些;
松弛了,
就拉紧一些。
二
天的道,
减去有余,
补充不足。
三
人之道,
则不然,
减少不足,
供养有余。
四
谁能拿出有余,
去供奉天下呢?
只有有道的人。
五
有道的圣人,
为万物尽力,
而不恃其能,
事成不居功,
不愿露贤能。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诗翻:
一
天下万物,
柔弱莫过于水。
然而击穿刚强,
没有能胜过它的,
这是无以改变的事实。
二
弱的战胜强的,
柔的战胜刚的,
天下无人不知,
却没有人实行。
三
因此圣人说,
能承当国家的屈辱,
才算是社稷之主;
能面对国家的灾难,
才算是天下的君王。
四
正面的话语,
不戴面具,
却好像戴反了。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诗翻:
一
调和重大民怨,
一定残留余怨,
岂能算作妥善?
除非怨气不结。
二
圣人虽握有借据存根,
而不肯强迫人家还债。
三
有德的人,
视契物如同落叶,
好像债主般从容;
无德的人,
视契物如同命根,
好像税吏般计较。
四
天道对人无所偏爱,
经常帮助的是善人。
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诗翻:
一
使行政区小一些,
人民要少一些;
使有各种器具,
也不加以使用;
使人民看重死亡,
安于故乡,
不冒险迁徙远方。
二
虽有车也有船,
没有地方乘用;
虽有武器装备,
没有机会亮出;
再用结绳记事,
省去文字担子。
三
自以其食为甘,
自以其服为美,
自以其居为安,
自以其俗为乐。
四
行政区相邻,
互相望得见,
鸡鸣与狗吠,
互相听得见,
而直到老死,
人不相往来。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诗翻:
一
真话心不一定华美,
华美的话不一定真。
二
善人不需要巧辩,
巧辩的人未必善。
三
真知的人或许不广博,
广博的人未必有真知。
四
圣人不积财物,
尽力帮助他人,
反而更加充足,
尽量让出所有,
反而更加丰富。
五
天之道,
利万物而不害;
圣人之道,
助他人而不争。
2024,4,19
个人简介:
个个,原名林云峰,号诗灵子。1974年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诗人、书法家。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就读于大东文化大学大学院中国书法学专业博士课程。现为全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理事、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兰亭书会东京研究院研究员、墨圆会书法讲师、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东渡诗刊编委。诗文与书画作品散见于国内外各种纸刊以及网络平台,并多次获奖,入选若干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