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室内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楼林立的小区里,既有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活泼好动的孩童,也有作息规律的老年人,桌椅挪动声、装修电钻声、深夜家电运作声……这些看似细微的声响,却经常成为邻里矛盾的导火索。为破解这一治理难题,巩义市新华路街道桐和社区创新推出“安居静音计划”,以分类施策、全民共治的模式,让宁静重新回归居民生活。

社区充分发挥网格治理优势,组建了由微网格长、热心居民、物业人员构成的“静音观察团”。他们通过“线上随手拍+线下定时巡”的方式,对噪音问题进行巡查和调解。对于发现的噪音问题,“观察团”成员第一时间上门沟通,社区调解员跟进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针对不同群体的噪音问题,社区实施精准化治理。对家中有孩子的家庭,社区组织未成年人开设“静音小卫士”科普课堂,以趣味互动的方式讲解高层噪音危害,并发动钩织能手制作桌椅脚套,入户免费发放;考虑到上班族、夜归族与老年群体作息差异,社区发起“静音公约”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倡导“夜降家电声入微、夜间轻行慢开门”,并在电梯间、楼道口张贴“静音小贴士”,促进居民相互理解包容。居民李女士称,“以前孩子在家跑动总担心影响楼下,自从参加活动后,孩子懂得‘轻轻走、慢慢跑’,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

针对商住一体区域的噪音隐患,社区网格长逐一走访商户,聚焦高音喇叭促销、洗车设备运转、餐饮烟道排风等易产生噪音的环节,“面对面”开展针对性宣传,主动行动破解难题。通过向商户细致解读噪音污染的相关法规,结合周边居民反馈的实际困扰,说明噪音对邻里生活的影响;同时倡导“轻声服务、文明促销”,建议商户用电子展示、线上推广等替代高音喇叭。通过耐心沟通,让商户们树立起文明经营的意识,主动形成共护安静环境的共识。

“安居静音计划”实施以来,邻里之间的笑脸多了,抱怨少了。桐和社区这项行动不仅解决了噪音难题,更架起了邻里沟通的桥梁,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在社区传递。下一步,桐和社区将持续以更加精细化治理和人性化服务,绘就和谐社区的美好画卷。
来源:桐和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