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油画院英雄王杰主题书画作品精彩亮相
七月的济宁,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人们对英雄精神追寻的热情。7月14日下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领导一行莅临济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就协会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在此期间,我院受邀,展出由院长熊继雨、副院长熊雯璐创作的50余幅英雄王杰主题书画作品,成为现场瞩目的焦点,赢得了领导和在场人员的高度赞誉。
王杰,这位来自济宁金乡的英雄,是和平年代人民群众的楷模,更是济宁人民永远的骄傲。1965年,在一次排雷爆破实验中,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王杰临危不惧,毅然扑向炸药包,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精神。2017年,习 总 书 记到第71集团军视察时,专程看望了王杰同志生前所在连官兵,并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一精神,不仅是军人的精神支柱,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此次展出的王杰主题系列作品,涵盖油画、插画、连环画及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兼具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是艺术与英雄精神的完美融合。油画《重于泰山——永远的王杰》,以写实的手法定格了王杰舍身扑险的那一瞬间,画面中紧张的氛围、人物坚定的神情,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现场,让人深刻感受到英雄在生死抉择面前的大义凛然。插画《英雄王杰》则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再现了英雄王杰的光辉形象,展现出他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忍和勇毅。
值得一提的是,连环画《重于泰山——永远的王杰》采用国画小品的表现手法,通过38幅作品,生动地描绘了王杰从年少到部队,再到壮烈牺牲的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这些作品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王杰成长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从少年壮志凌云,到部队刻苦努力,再到关键时刻英勇献身,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英雄的一生,更深刻地领悟到王杰精神的形成脉络。
书法《军魂》《王风浩荡英雄志 杰气轩昂烈士情》等10余幅作品同样引人注目。篆隶行楷,各具特色,笔锋雄浑俊逸,刚劲强健。这些书法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对王杰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精神的艺术升华。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力量,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英雄的故事,让观众在欣赏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王杰精神的强大震撼力。
调研活动期间,院长熊继雨在现场挥毫泼墨,用手中的毛笔书写军人风采和英雄情怀,更是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他的创作过程一气呵成,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也让在场的人们近距离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魅力和英雄精神的感染力。
领导在参观后指出,这些书画作品以艺术为载体,将王杰精神具象化,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厚重的政治意义和时代价值。它们是对英雄的崇高致敬,更是传承和弘扬王杰精神的生动教材。在新时代,王杰精神所代表的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不怕困难的品质,依然是我们战胜各种挑战、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传承和发展王杰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更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通过艺术作品,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英雄、铭记历史,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此次展出的王杰主题书画作品,期望能成为一座连接英雄与大众的桥梁,让英雄走进大众视野,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的力量与情怀。尤其是引领当代青少年认识英雄、描绘英雄、学习英雄,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该系列作品近期将持续在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展出,欢迎各界朋友前往参观指导,共同感受英雄精神与艺术之美。
(王长鹰 雯露 )
*展览地址*
环城北路28号泡宝产业园C座6楼济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