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绽放高原红
王晓云
那本《苔花如米》静静地立在焦渴的上房台子上,书脊微微泛着高原阳光的金色。单小花的指尖轻轻抚过封面,那里印着她亲手栽种的一朵小花,米粒般大小,却倔强地向着太阳伸展花瓣。此刻她略显黝黑的脸庞上,浮现出一抹高原红,不是羞涩,而是一种历经风霜后的从容光泽。
多年前的西海固,黄土高原的风裹挟着沙粒,抽打着这个农家女子的脸庞。她蹲在干涸的田埂上,用树枝在焦渴的土地上写下一行行心酸。那些字迹很快被风吹散,却在她心里扎下了根。邻居们不解地望着这个"疯女子",农活都忙不完,哪有闲心写什么诗字?小花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独自拉扯四个孩子,白天种地,打工,卖甜醅,秋季卖玉米,到北山上摘野桃子,卖桃核……晚上等孩子们睡了,就着煤油灯在皱巴巴的纸上记录生活的重量。
"《樱桃树下的思念》是在百忙之中抽空写的。"小花的声音很轻,却让满座文友安静下来。她没说的是,那天飘着雪,她裹着破棉袄,呵气成霜,笔尖几次冻得写不出字。也没说为了省纸,初稿写在孩子们作业本的背面,密密麻麻像蚂蚁搬家。她说当第一个作品发表时,她抱着杂志哭湿了半个枕头——不是为那点微薄的稿费,而是终于有人听见了黄土高原上一个农妇的心跳。
县文联主席注意到小花布满老茧的手,那双手能同时握住锄头和钢笔。西吉县的文友们传阅着她用作业本装订的手写文章,每一页都浸透着洋芋地的土腥味和母亲思念远方儿子的咸涩。如今她的文字像蒲公英的种子,从这片贫瘠的土地飞向远方,而她依然保持着弯腰劳作的姿势,如同她笔下那朵"苔花",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完成自己的盛开。
挂牌仪式后的茶话会上,小花端出自家的馍馍和自家种的煮豆角。她笑着让我们看儿女们发来的视频:大儿子穿着军装笔挺如白杨,两个女儿在大学图书馆里向她招手,小女儿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正在路上。这些是她最好的作品,比任何铅字都珍贵。文友们举杯时,阳光恰好穿过院子里的伞蓬,在她粗糙的掌心投下一片光斑,像是命运终于给予这个坚韧女子的一枚勋章。
高原的风依旧凛冽,土依旧猖狂。但此刻小花的院子里开满了小花。那些曾经嘲笑她"不务正业"的乡亲,如今捧着她的书请她签名;那些被生活压弯的脊梁,因她的故事重新挺直。西海固的星空下,又多了一盏灯——单小花工作室的牌匾在阳光中发亮,照亮更多在黄土地上书写梦想的身影。苔花终成牡丹,不是改变了品种,而是证明了生命原本就可以如此辽阔。
简历:王晓云,网名:闲云,女,汉,宁夏西吉人。2017年加入固原市楹联学会,2018年加入固原市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散文《对门》《我是阿惠》诗歌等作品,散见于《西吉万象》等平台和《葫芦河》、《大理》杂志中文艺术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