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为人民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今天的中国,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一个个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星罗密布,编织起一幅幅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的城市有许多历史记忆,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是最宝贵的东西,不能浮躁、无知而破坏掉。”又一次叮嘱:“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强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但不免有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为创业绩大刀阔斧强拆那些土阶茅屋、穷阎漏屋、家徒四壁的老宅子,浮躁的情绪使他们“劳苦功高、丰功伟业”私心杂念滋生形式主义,不良之风 侵蚀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根基。
浮躁情绪,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贻害无穷。浮躁之害,首在侵蚀发展元气。比如,一些地方的工作表面“开花”,调研点卯打卡,会议过多、名号翻新,“应景式学习”只抄笔记不务实功,追求“盆景式”显眼政绩却不管不顾群众真正需求,等等。这些行为虚耗宝贵资源与精力,与实干奋进的主旋律背道而驰。再者,浮躁情绪会破坏政治生态。少数干部醉心“晋升路线图”,荒废“民生责任田”,理想信念在急于求成中褪色、宗旨意识在急功近利中淡化。更有甚者为了快速升迁,不择手段搞虚假政绩,严重损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重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力戒浮躁之气,要倡导求实之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也是整治浮躁情绪的“破壁之刃”。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具有改变中国的实践伟力,关键在于其在全党全社会把求真务实的风气树了起来。从抓公款购买赠送月饼贺年卡、公款吃喝送礼、公车私用,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再到整治“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我们党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整治痼疾、扫除积弊、激浊扬清。提倡“四不两直”调研,狠刹蜻蜓点水式、走马观花式调研虚风,让广大党员干部既身入基层更心至基层,用真心聆听民声,针对老百姓最急切最忧心的问题拿出对策。紧盯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现象,持续深化“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统计造假以及基层治理不良现象等整改整治,让真抓实干、狠抓实干的氛围越来越浓。
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领导干部染上浮躁顽疾,根源在于思想不正、党性不纯。力戒浮躁情绪,关键是要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秉持“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追求,践行“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精神,心才能静下来,身子才能沉下去,作风才能实起来,境界才能提上去。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为我国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张富清深藏战功60多年,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焦裕禄475天誓死战风沙,让兰考旧貌换新颜;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仍坚守女高,为大山的女孩照亮人生之路……这些优秀共产党人无不是力戒浮躁之气、坚守初心使命的光辉典范。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崇高使命,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脚踏实地、踏实工作,不夸夸其谈、不脱离实际、不急功近利,讲真话、察真情,谋实招、办实事,用脚步访民情、用行动惠民生、用实绩暖民心。
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求真务实是成事之道,心浮气躁则万事难成。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越是重大历史关头,越需沉心静气、蹄疾步稳。党员领导干部当戒浮名以立大志、去虚功以求实效、舍捷径而砺恒心,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推动“中国号”巨轮在逐梦征程上行稳致远。
无语
乙巳年癸未月乙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