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介
尹玉峰长篇铁血小说《天驹》别一番语言架构,别一番草原风情;人性、野性、眼泪、爱恨、或生或死一一铁与血的交织,在生命荒原中困苦摇曳……这是一首准格尔旗黄河第一弯山曲中流淌着的回肠荡气,即有奇幻爱情,又有铭心酸楚,更有民族民主希望和伟大生命热忱的歌。曲折的故事中一直有圣主的天驹神马,就像一面旗帜迎风飘扬……
天驹
第十章:第二节(总第47节)
那公镇平民学校的教室里,阳光透过木格窗棂斜斜地洒进来。齐耳短发的肖玫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教鞭,轻轻敲打着黑板。她刚刚创编了一首新歌《二少爷招兵》,此刻正领着学生们高声歌唱。孩子们稚嫩的嗓音在教室里回荡,带着草原特有的粗犷与豪迈。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
二少爷招兵忽沙沙的人,
二少爷常去那南北京,
就能交往几个日能人。
二少爷入过内人党,
满满儿装了一肚子新主张。
二少爷为下个冯玉祥,
脱了蒙古袍袍穿军装。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
二少爷招兵纪律明。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
当兵的不能串门门。
沙圪堵点灯扬家湾明,
当兵的不能点洋烟灯。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
当兵的不能苦害人....."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新歌。"肖玫的声音像清泉般流过教室,几十个小脑袋立刻昂了起来。后排的巴特尔用胳膊肘捅了捅同桌:"是唱二少爷的歌!我阿爸说昨儿个还看见他骑马从西梁上过哩!"
当肖玫唱出第一句"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时,扎着红头绳的小女生突然举起小手:"先生!我见过沙圪堵的灯!我舅家就在那,夜里油灯从窑洞里透出来,像天上的星星落在地上了!"她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引得周围孩子咯咯直笑。
唱到"二少爷招兵忽沙沙的人"时,坐在角落的牧羊娃朝鲁突然站起来:"就像春天剪羊毛时候的人那么多!去年我在王爷府见过......"话没说完就被肖玫用眼神制止了,小家伙吐吐舌头赶紧坐下,但眼睛还亮晶晶的。
当唱到"不能点洋烟灯"时,前排的汉人孩子王铁柱突然大声说:"我爹说抽大烟烂肠子!"蒙古族孩子孟和立即接话:"我爷爷的铜烟锅都砸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个胆大的甚至学起烟鬼佝偻着腰咳嗽的样子,教室里顿时笑作一团。
肖玫敲了敲黑板,等笑声平息后指着"不能苦害人"几个字问:"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梳着羊角辫的乌云其其格怯生生举手:"就是...就是不能像富人收租的巴彦那样,抢我们家最后一只下蛋的母鸡。"她的话让教室突然安静下来,几个孩子偷偷抹起了眼泪。
第三遍合唱时,孩子们的声音格外响亮。巴特尔故意把"忽沙沙"唱得震天响,大部分孩子则把"杨家湾"三个字拖得老长。当唱到纪律部分时,所有孩子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仿佛自己就是二少爷麾下的小兵。
歌声刚落,肖玫就用教鞭指着黑板上工整的歌词,开始逐字逐句地讲解:"'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这是说我们准格尔旗的沙圪堵和杨家湾两个地方灯火通明,象征着二少爷招兵的热闹景象。'忽沙沙的人'形容来报名当兵的人很多,像沙子一样数不清。"
她顿了顿,继续道:"'日能人'是指有本事的人,二少爷走南闯北,结识了很多能人志士。'内人党'是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简称,二少爷加入了这个进步组织。'为下个冯玉祥',这里的'为下'是结交的意思,二少爷和冯玉祥将军建立了联系。"
讲解完歌词大意,肖玫又领着学生们唱了一遍。这一次,孩子们唱得更加响亮,仿佛要把这首歌唱给整个草原听。
就在这时,教室门外,一身戎装的奇子俊静静地站立着。他刚从军营巡视回来,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阳光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两行热泪无声地滑落。天驹——那匹传说中的神马,也奔跑而来,站在主人身边,眼睛里似乎也闪烁着泪光。
肖玫猛然间看到了门外的身影,惊喜地喊道:"同学们,快看!这就是歌声中唱到的二少爷!他是我们草原上的雄鹰,他叫奇子俊!"她指着天驹继续说:"他身旁的天驹神马,永远是我们草原精神的美好寄托!"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孩子们纷纷站起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英雄。肖玫带头鼓掌,清脆的掌声很快带动了整个教室,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最后,肖玫走到教室门口,郑重地对奇子俊说:"奇子俊同志,你辛苦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睛里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奇子俊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天驹也昂首嘶鸣,仿佛在回应这份敬意。
阳光依旧温暖地洒在教室里,洒在这些充满希望的人们身上。这一刻,歌声、掌声、马蹄声,交织成了一曲动人的草原赞歌。
七月,准格尔旗的红土沙丘上,蒙古扁桃的果实渐渐饱满,青涩中透出一抹淡红,像无数小小的灯笼挂在低矮的灌木丛中。
在一个燥热的午后,蝉鸣声在沙柳林间此起彼伏。奇子俊的新军即将开拔,奉命渡过黄河,进攻山西河曲。出征前,他策马来到那公镇平民学校,想见一见肖玫。
他翻身下马,天驹跑来,在他身后轻轻打了个响鼻,似乎也在催促他。推开教室的木门,阳光斜斜地洒进来,肖玫正低头整理教案,齐耳的短发被微风拂动,在脸颊旁轻轻摇曳。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眼睛一亮,随即又抿紧了唇。
“我要走了。”奇子俊嗓音低沉,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肖玫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脸上浮现出一抹坚定的微笑。奇子俊张开双臂,想要拥抱她,可她却抬起双手,掌心向前,与他轻轻对击了一下。
“英勇作战,证明自己,为冯将军增光!”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像草原上的风铃,在燥热的空气中荡开。
奇子俊怔了怔,随即朗声大笑:“好!等我凯旋!”
………………
新军营里,战马嘶鸣,刀枪闪亮。
肖副官大步走进旗长那森的营帐,恭敬地行了一礼:"旗长,冯将军托我向您问好,他说,准格尔旗的勇士,必能旗开得胜!"
那森正要回应,帐外亲兵匆匆递上一封信函。他展开一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是阎锡山的亲笔信,字里行间尽是客套,却明里暗里催促准格尔旗"慷慨解囊",捐资巨款补充军饷。那数目,几乎能掏空旗里大半年的财政。
"哼!"那森将信重重拍在案上,胡须微颤,"阎老西这是要把咱们当钱袋子使!"
肖副官见状,适时上前一步,低声道:"旗长,冯将军说了,只要咱们助他一臂之力,日后绝不会亏待准格尔旗。"
这话一下子激活了那森。他捋了捋胡须,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忽然大笑起来:"好!既然阎锡山要钱,冯玉祥要人,那咱们就给他个痛快!"
他大步走出营帐,望着整齐列队的新军——这支由他儿子奇子俊亲自组建、冯玉祥的得力干将肖副官亲手训练出来的队伍,个个精神抖擞,腰挎马刀,背扛长枪,在烈日下站得笔直。
"儿郎们!"那森高声喊道,嗓音洪亮如钟,"眼下,咱们要放下准格尔旗这碗饭,去吃山西那碗饭!省下自己的东西,以后回来再吃,这还不好么?"
战士们哄笑起来,有人喊道:"旗长说得对!咱们去山西吃香的喝辣的!"
那森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俗话说,‘吃人家香餐,应当日回敬;借人家良骥,应当年回还。’冯玉祥将军对咱们有恩,肖副官训练有术,我儿子也没少尽心尽力……"
他忽然有些走神,嘴里低声念道:"阎兄弟,你个一手拿算盘,一手提秤杆的家伙,对不起了……"
那森怔愣一下,趁战士们没反应过来,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刀锋在阳光下寒光一闪。他高举战刀,声如雷霆:"两军对垒勇者胜!咱们就一定要把仗打赢,打出咱蒙古人的威风!"
"杀!杀!杀!"战士们齐声呐喊,战意沸腾。
那森大手一挥:“等你们凯旋,我在旗府杀猪宰羊,款待大家,给大家庆功!当然——”他故意拖长了音调,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还会给每人多发点银洋!”
“哈哈哈!”战士们哄然大笑,士气更加高涨。
出征的时刻到了。奇子俊翻身上马,青马昂首嘶鸣,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兴奋不已。新军的骑兵们整齐列队,马蹄踏在黄土路上,扬起阵阵烟尘。那公镇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挥舞着手中的哈达和彩布,高声祝福。
“二少爷!旗开得胜!”
“勇士们,平安回来!”
队伍缓缓前行,直至黄河渡口。远远地,一阵清脆的歌声传来——
“沙圪堵点灯杨家湾明,二少爷招兵忽沙沙的人……”
奇子俊勒马回望,只见肖玫领着学生们站在路边,手持柳枝编成的花环,齐声高唱《二少爷招兵》。孩子们稚嫩的嗓音在风中飘荡,像一股清泉,流入每个战士的心间。
孩子们的表现格外生动。扎着红头绳的小女生踮着脚尖,把柳枝花环高高举过头顶,小脸涨得通红;巴特尔一边唱一边用脚打着拍子,不小心踩到了旁边孟和的布鞋,两个男孩你推我搡地笑作一团;最年幼的乌云突然挣脱肖玫的手,举着一把野花跌跌撞撞地往前跑,被眼疾手快的朝鲁一把拽住腰带。
"先生!让我给二少爷送花!"小乌云急得直跺脚,辫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肖玫蹲下身替她擦去鼻尖的汗珠:"好孩子,等勇士们凯旋时,我们编更大的花环好不好?"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方绣着蒙文吉祥结的蓝布帕,"现在,让我们把祝福系在柳枝上。"
孩子们立刻叽叽喳喳围上来,这个要系阿妈给的彩绳,那个要挂爷爷雕的桃木小马。歌声渐渐转为低吟时,巴特尔突然指着河面大叫:"快看!二少爷的军旗!"只见渡船上的奇子俊正将一面绣着飞马图腾的旗帜高高举起,猩红的旗角在河风中猎猎作响,映着粼粼波光宛如燃烧的火焰。
所有孩子都屏住了呼吸,连最调皮的朝鲁都忘了眨眼。直到渡船变成远方的黑点,小乌云才带着哭腔问:"先生,二少爷什么时候能回来吃我家的奶豆腐啊?"肖玫望着对岸升起的尘烟,把孩子们搂在怀里:"等蒙古扁桃红透的时候,等你们把《二少爷招兵》唱得更好的时候......"话音未落,小乌云突然指着天空:"雄鹰!是跟着天驹的雄鹰!"果然,一只金雕正盘旋在渡口上空,翅膀掠过云层的刹那,洒下一串清越的鸣叫。
奇子俊的嘴角微微扬起,他抬手一挥,新军将士们齐声应和,雄浑的歌声与孩子们的童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黄河岸边。
天驹似乎也被这气氛感染,前蹄轻踏,跃跃欲试。奇子俊拍了拍它的脖颈,低声道:“回去吧,回走吧,咱们会给草原添色,给冯将军争光的!”
马蹄声渐远,黄河的浪涛声与歌声渐渐融合,最终化作一缕清风,吹向远方的战场。
【版权所有】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