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已经写过很多关于独立思考、独立人格、分辨是非善恶,关于反思的文章内容,但每当我见到一篇真正触动人心的文章,或经历了一些足以唤醒认知的事情,我仍然会不断去写、去表达、去分享。我深知这些思考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整个文明有多么重要。这不是一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而是一项终生的修行。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就必须不断有人提醒人们思考,不断有人去拷问、去反思、去打破盲信,因为只有这种觉醒的存在,才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真正动力。
我必须指出,我们这个民族,自商鞅变法以来到今天,之所以反复陷入一次次人为灾难的深渊,根本原因并不复杂,就是我们整体民族性里太缺乏独立思考,缺乏最起码的理性思辨,缺乏最基础的常识。我们在权力的崇拜中习惯了服从,习惯了集体无意识,习惯了接受“天子”与“圣人”的逻辑,于是世世代代周而复始地活在被奴化、被操控的悲剧里。
想让一个社会的人群乖巧听话非常简单,只需要从小扼杀他们的“为什么”,只允许他们知道“是什么”和“要怎么做”,禁止他们去追问“为什么”,那么整个人群从小到大就自然形成了不思考的惯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组织和制度喜欢“投喂式教育”,喜欢单向灌输“真相”,目的是让人们形成不质疑的惯性,养成遇事只会听从权威的本能反应,而彻底失去独立认知的能力。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总是对世界充满“为什么”,可是越长大,这些“为什么”就被无数次“理所当然”的回答给消磨殆尽了。成年人不喜欢小孩问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早就忘了如何思考,懒得思考,也不愿被反问,他们只希望孩子服从,并把这种服从包装成“教育”。这背后的真相是,多数成年人连自己都没活明白,如何有资格教育下一代独立思考?
更残酷的是,大多数父母所谓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对自身焦虑的投射,是对自我期望的延伸,与真正的无条件尊重和理解无关。人类的虚伪正是如此普遍存在,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谓的“为你好”其实只是“我想要”的另一种形式。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舆论、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人们自然会被这个环境深深塑造。我们的观念从小就被家庭、学校、社会的无形之手深深捏塑。传统的枷锁、文化的规训、群体的指责、主流的洗脑,潜移默化间早已浸润在我们的血液里,内化为理所当然的认知习惯。
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声音,只有少数被许可的“正确答案”,这个社会就注定无法拥有自我纠错的机制。而当一辆车只能由一个人开,没有人有权利质疑这个司机是否昏睡、是否癫狂、是否神志不清,那整车人的命运就只剩下对撞墙的无力等待。
讽刺的是,在集体主义文化最浓烈的地方,最痛苦的恰恰是那些最相信集体主义的人。因为他们一旦觉醒,才发现自己所信仰的“集体”根本不管他的死活,而他竟然为之放弃了一切。这种认知反噬,往往是最大的精神绝望。
对底层人而言,表面困境是生存的痛苦,真正困住他们的却是认知的枷锁。无力感、无助感、绝望感,归根结底都源自认知困境,而认知困境最深层的毒素,就是盲目笃信、被动接受和彻底放弃质疑。
现实中,越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越容易沉溺于盲目笃信。这种笃信带来短暂的安全感,但从此人生进入封闭循环。他们相信的每一个观念,逐渐构建成他们赖以生存的幻觉堡垒,哪怕外界真相如何,他们眼中的世界始终是那副模样。
别误会,盲目笃信并不源于什么强大的意志,而只是源于深层的懒惰与畏惧。改变认知,撼动固有观念,就等于要一个人亲手毁掉他赖以生存的“幻觉世界”,人们当然本能地抗拒,一如溺水之人紧紧攥住手中的稻草。
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认知困境更大程度上来自于“投喂型信息”。人们失去了主动思考和主动筛选的能力,沦为信息的奴隶。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整个人生被喂养,被引导,被操控。最终形成的,是一套自我矛盾、自我撕裂的价值观,活在无数逻辑漏洞和思想冲突之中而不自知。
一个不再质疑的人,等于彻底丧失了心智免疫系统。他们像毫无辨别力的机器,胡乱接收来自各方的“真相”,没有任何消化、分析、辨别能力,只是机械性地重复和转述。这种人群就像装满垃圾数据的数据库,看似庞大,实则不堪一击。
他们最害怕的就是“为什么”三个字。因为这三个字一旦问出来,他们所有依赖的权威和惯性认知都会轰然坍塌。一个从未思考过的人根本无法应对连续的追问,他们的认知系统根本撑不起一场真正的理性对话。
讽刺的是,认知越贫瘠的人,往往自信心越膨胀,他们越顽固,越自以为是。越是没什么逻辑的人,越爱发表高谈阔论;越是没有思想深度的人,越喜欢用谩骂和极端词汇去攻击别人。这种悖论,几乎是普遍存在的人类悲剧。
一个不具备反思能力的人,不管读过多少书、拿过多少文凭,始终难以成长。因为他根本无法看见自己的盲点,无法识别自己的偏执,永远只能在自己的认知舒适区里兜圈子。这样的个体,只会被惯性思维推着走,越活越狭隘。
所谓“自大”,无非是“自以为大”。当一个人被虚假荣耀和扭曲认知围绕时,他能看见的,只有自己;他的世界永远以自己为中心,于是他越活越封闭,越活越痛苦,最终沦为认知牢笼里的囚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