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同学赋
(1975—2025)
文|| 李德强
2025.7.15
时维乙巳,序属季夏。余每怀往昔,感岁月流逝之速,转眼半个世纪。借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纪念之日,遂作斯文,以记同窗之谊,半生历程。
忆昔公元一九七五,同学少年,书生意气,青春飞扬。负笈同室,入庠序以求知;风华初绽,聚校园而逐梦。彼时校园,教室老化,桌櫈陈旧,甬道土路,缺柳少杨。然却是知识圣地,读书殿堂。吾辈带着谦恭仰视,怀着求知渴望,聆听教诲,天天向上。虽生活窘迫,红薯主食,面食少尝。辣椒盐水,白菜稀汤。但却精神富有,求知若渴,文化食粮,足饱肚囊。穷苦农民之子,忍饥挨饿,习以为常。仍能力挺风霜,茁壮成长。现在提起,也是一段酸楚,一段记忆,一段经历,一段流觞。
课堂之中,夫子谆谆,授业解惑,启智慧之扉;学子莘莘,凝思静听,探知识之渊。操场之上,生龙活虎,追逐奔跑,展现青春活力之雄姿;书声琅琅,回荡校园,储蓄振翅欲飞之能量。
课余之际,情谊渐笃。或结伴漫步于曲径小道,谈天说地,论古今之兴衰,道人间之短长;或成群围坐于校园角落,分享心事,诉成长之烦恼,话未来之憧憬。夏夜乘凉,共赏繁星,遥想前景画大饼;冬日取暖,蜷伏被窝,互勉淬火炼成钢。校园岁月,恰似桃李幼苗,汲取雨露,沐浴阳光,拔节向上。又如欢快小鸟,吱喳鸣叫,肆意放喉,巧学莺唱。此时,乃为人生最美之华章。
毕业之后,各奔西东,上山下乡。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练一副铁膀。但却劳碌无果,昏噩混日,前途一片渺茫。
步入壮年,上老下小,肩挑大梁。投身工作,艰辛倍尝。或于工厂车间,挥汗如雨;或在田间地头,辛勤耕壤;或站三尺讲台,充当孩王;或投身军旅,边塞哨岗。虽行业有别,岗位各异,但皆以青春热血,书写奋斗之篇章。面对困难挫折,未曾言弃,咬牙坚持,弱肩硬扛;历经风雨沧桑,忍辱负重,成败掺半,亦算辉煌。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觉步入老年。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憐白发已苍苍。退休之后,远离职场,少份烦扰,多份清爽。重拾生活,活出自我。有人钟情于山水之间,寄情自然,赏春花秋月,观云卷云舒,心随景动,悠然自得;有人沉醉于琴棋书画,修身养性,挥毫泼墨,张扬个性附庸风雅,棋牌室里再悟起落;有人热衷于公益事业,奉献余热,关爱他人,传递温暖,为社会增添正能量;有人身随子女生活,贻养天年,含饴弄孙,接送学生,为家庭继续发热发光;有人不愿老骥伏枥,卧于厩槽,二次创业,再展余辉,为自己留幅晚照夕阳。虽两鬓斑白,然精神矍铄,以乐观豁达之心,享受人生第二春光。
如今,古稀之年,同窗相聚。执手相看,岁月痕迹,刻于眉眼;寒暄问候,往昔情谊,涌上心间。忆起校园之旧事,相视莞尔,感慨万千。此时更觉,同窗之情,如陈年老酒,愈陈愈香;同学之谊,似深山幽兰,淡雅悠长。历经半个世纪风雨洗礼,情谊愈发珍贵,历久弥坚;兄弟愈发团结,披肝沥胆。
古稀之年,吾辈三愿。一愿身体康健,二愿精神乐观,三愿生活适闲。身体康健,方可览世间美景,品生活之甘甜;思想乐观,方能笑对人生起伏,享岁月之安然;生活适闲,常相往來,共叙家常,说地谈天;逢年过节,彼此牵挂,互致问候,传递温暖。
嗟乎!人生如梦,岁月短暂。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年沧桑巨变。再三祝愿,同学诸君,珍惜当下,宽待自已,乐享晚年;未来岁月,福寿康宁,幸福美满。
谨以此赋,献给高中老同学。手足情谊,地久天长。载入史册,百代流芳。
作者简介
李德强,河南省太康县人,退休教师。
周口市作协会员,周口市诗书画研究会理事,太康县诗词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