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再回武平县
韩济生
第33回 茌北突围(七)
武工队的这一阵子突然袭击,杀得小鬼子晕头转向,没剩下几个活的,没死的几个残兵败将一看实在打不过这些八路,只好仓皇逃命去了。
这三四个被解救出来的人,到了韩行的跟前。韩行一看,认得,就是刚才县委书记旁边的公安局韩严明局长和组织部的王部长,另外两个是他们的通讯员。
韩严明对韩行说:“队伍被打散了,要不是你们相救,我们就用手榴弹集体自杀。谢谢了……”
韩行赶紧问:“李书记突出去了吗?”
“突出去了,不知道现在他们到了哪里。”韩局长说这话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李小三。他把韩行拉到一边,说:“你身边的这个人,是我们县里的要犯,惯偷小燕子李三。我们要把他逮捕法办?”
李小三刚才一阵子只觉得杀敌亢奋,思想早就麻痹了,已经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这回猛然发现了公安局的韩严明,这才想到自己是个惯偷,有案在身,公安局早就在抓自己了。他这才想到了要跑,慢慢地扭转身子,就想溜。没想到后边的李大中早就用手指头顶着他的后腰了,说:“是不是想跑呀,早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东西!”
李小三心想,完了,这下子完了。要是跑的话,这么些的枪看着他,自己的腿再快,也跑不过枪子呀!他不跑了,这时候乖乖地到了韩严明的面前,伸着手脖子说:“韩局长呀,我知道我不是个好人。你就逮捕我吧?”
公安局韩局长对他身边的通讯员说:“先把这个李小三给我绑起来!找了他不是一天两天了。”
通讯员就赶快找绳子,可是由于突围紧张,哪里还带绳子啊!韩行悄悄地拉了韩严明一把说:“韩局长啊,我能不能和你商量一下?”
“韩司令有话请讲?”公安局的韩局长知道这个武工队长韩行不是一般的人物,曾是南征军的司令,所以对韩行自然高看一眼,说话显得十分尊重。
“是这样的,”韩行尽量柔软着口气说,“这个李小三有错误我是知道的。可他现在加入了我们武工队,还立下战功。你看看,能不能由我们管理,叫他戴罪立功。如果他不老实,再把他送到你们那里不迟。”
韩严明局长想了想,现在抓住这个李小三也没有地方关押,一些轻点儿的罪犯不是都放了吗!如果能把这个罪犯叫武工队改造成一个好人,那也是对社会对县里做了一件好事。
他对韩行点了点头说:“那好吧,如果这个李小三改造不好,请你们立即送到我们这里。”
韩行看到此事有解,心里高兴,赶紧对李小三说:“还不赶紧谢过韩局长。”
李小三一听,公安局不逮捕他,心里自然十分高兴,赶紧对韩严明鞠了一躬,恭敬地说:“感谢政府对我网开一面,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好武工队员。”
李大中对他鼻子哼了一声:“武工队怎么收留了你?真是一口臭肉坏了一锅汤。”
韩严明他们走了后,韩行并没有领着这支武工队撤往茌南根据地,他们还要继续救援最需要救援的人。李小三还对李大中发着牢骚:“你看你给我的这支破枪,差点儿害了我,打鬼子的时候不响了,差一点儿就叫鬼子捅了我。”
李大中皱了一下眉头:“我的这把枪挺好使呀,怎么到了你手里成了一把破枪。拿过来我瞧瞧,是不是你不会使呀!”
李大中把给李小三的这把驳壳枪拿过来,摆弄了一下,卸下了弹匣,一看里面一颗子弹也没有了,嘲讽李小三说:“我说李小三呀,你真给我们武工队丢人现眼,里面一颗子弹也没有,你打的什么枪?真要是能打响了,那就出了鬼啦!”
李小三这才知道驳壳枪还有这么些道道,还得装子弹呀,可他醉死不认半壶酒,反而埋怨李大中说:“这一招你没有教给我呀!你也没有给我子弹。我还以为,这把枪能随便打呢!”
武工队员一听都笑了,七嘴八舌地说,“这是最起码的军事常识,你怎么就不懂呢!”“我看你小偷小摸挺在行啊,怎么打枪成了傻瓜啦!”“这回没挂就算万幸啦,真是大命的。”
李大中给了他几个弹匣,又教给他怎样换弹匣,装子弹。李小三很快地学会了,恭维着李大中说:“谢谢师傅,谢谢师傅。”
李大中瞪了他一眼说:“我才不是你师傅呢,当你的师傅,我觉得丢人。”
李小三算是黏上他了:“你不认我这个徒弟,可我认你这个师傅。师傅哎,师傅哎,谢谢师傅了。”
李大中不理他了。
李小三又炫耀地挥舞着手中的三八式步枪说:“师傅哎,这一仗我还杀死一个鬼子,缴获了一支三八步枪,你那个功劳簿上,给我记上了吗?”
李大中说:“别人立了功,有用。你立了功,觉得有用吗?”
“怎么没用呢,”李小三说,“我不是有错误吗,韩司令都说,叫我戴罪立功,洗刷我的罪名呢!”
天已经黑了下来,要是在平常,田野里寂静的时候也就到了。但是现在不,鬼子正在进行着大扫荡,屠杀和迫害还在继续,到处还响着零星的枪声。特别是,鬼子点起一堆堆的篝火,既是给自己壮胆,也说明了他们还在延续着罪恶。
哪里有火光,哪里就有敌情,韩行率领着这支武工队又向火光处慢慢地摸去。周围是收割后的庄稼,顺着土路走,来到水渠边,渠里有水,水的气息带着土腥味,水面如镜,水里有月亮,月亮明明的,就在水里看着你,好像一下子与月亮亲近了许多。
月在水中,旁边可见片状白云。顿觉物我相忘,仿佛自己就是掉进水中的一片月亮,明晃晃的,要多温情有多温情,体验那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共处和谐的优越。
在田野里快速行军,感受夜色中的诗意,空气里有甜润的气息,这是来自庄稼和泥土,来自夜晚独有的气息,这气息也是衰败地绝唱。在夜晚的田野上,走近那些默默站立的庄稼,在外围看着它们,就像看着一位熟悉的老朋友。仿佛是站在一户人家的大门口,朝里面张望,不管有人没人,打个招呼,算是问候。
夜色中我只是站在庄稼的边缘,我曾抚摸过那些就要死亡的叶子,即使有月光的时候,那些叶子看上去也是幽暗的。它们在幽暗中站立,摸上去有种沁凉潮润的感觉,我想它们也感觉到孤独,感觉到有出生也就有衰亡。
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凡是生命就会对这个世界有这样或那样的留恋,它们对即将死亡也有这样那样的悲哀。夜晚的树木,一棵一棵地站着,像是在迎接你,高兴你走近它们,因为它们以为你就是来看望它们的。树木的样子看上去要比庄稼高大许多,因为庄稼每年都要一茬一茬地收割,然后再播种再生长,而树木一待就是多少年,多少年的生长都是一动不动的。
保持在一个位置,坚守在一个地方,它的生长应该是孤独的,寂寞的,人们常说十年树木,这十年的孤独和寂寞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更有那长了十几年,乃至上百年的树木,它所经历的风雨可以说是凄风苦雨。
但树木并不以为凄苦,依旧安然存在,依然一年又一年地坚守着。
在茫茫的夜色中,远处的枪声响过之后,田野就像安静的海洋,像是有什么在四周漂浮,有着亘古就有的安静,又像是有什么在开始渗透并充盈我们的心灵,那种神秘的气氛让战士们猜想,让你探究不够。
似乎在那安静下面隐伏着更为广大的什么,只是你从来都不能够想清楚,弄明白。就像战士自己豁上命地去战斗,到底是为了什么?长年以后才知道,那是为了信仰。如果想到在这片安静的田野上,万物并未死寂,照样生机勃勃,你就会有所释然,作为一名战士,自己就应该去战斗。
记得小时候走在夜晚的田野上,疏星淡月,内心曾一个劲地恐惧,不敢看黑暗中的东西,只是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相信那些光辉能驱散内心的恐惧。只是在后来,当了一名战士以后,才学会在黑夜里的路上歌唱,用歌声来驱散一个人内心里的恐慌。
来到了几堆篝火旁,传过来鬼子淫荡的笑声。韩行率领着武工队,慢慢地接近了火堆,看到了火堆旁的情景,简直把韩行的肺都气炸了。
几十个鬼子或坐或站着,他们喝着不知道从哪里打劫来的白酒,撕啃着篝火木架子上烧着的羊肉和牛肉,嗷嗷地大叫着,庆贺他们的胜利,观看着被掠猎妇女的裸体表演。
这些女人的衣裳,早都被扔进了火堆里,烧了个干净。
这些可怜的女人,就像是一只只被屠宰的小羊,小的才十四五岁,大的三十来岁,被这些可恶的鬼子逼迫着脱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衣服,供这些披着人皮的禽兽们 “欣赏”。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