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虽然是小山村,可到了夏季,天气还是很炎热的。因此常有一个小青年,用自行车驼着一个小木箱,上面盖着几层厚厚的毛巾,来村里卖冰棍。
中午,当卖冰棍卖冰棍的叫卖声,在村里响起时,小孩子们便手里拿着伍分钱去小青年那里买冰棍。当一个个小手递出钱的时候,只看见小青年一层又一层的翻着,当翻完最后一层后,就拿出一个冰棍,立马又盖好。小青年就这样收一个人的钱,就一层层翻着卖一个冰棍,重复往返,也不觉得麻烦。其实你不知道,这冰棍在大热天也小气的很,捂不严实就客易化掉,化掉了就成了水,就卖不到钱了。所以他宁愿一次次重复,也不愿短时间让冰棍露在外面。如果不下雨,小青年每天都要驼着小木箱来村里卖冰棍,就这样连续卖了三年。
第四年的夏天,天早早的就热起来了,到了七月初,才来了一个卖雪糕的小姑娘。和小青年一样,用自行车驼着个大一点的木箱子,从村头喊着卖雪糕了,一直喊到村尾,就是不见小孩子出来买雪糕。小姑娘并不死心,又从村尾喊到了村头,仍然没有小孩子出来买雪糕。小姑娘心里想,这么热的天,我就不信这雪糕没人买。她就这样继续来来回回的喊着,当再一次经过我家门前过的时侯,我就问妈妈,啥叫雪糕?妈妈想了想说不知道,我又转身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可能是挖雪的羊榚吧”。这时姐姐从里屋走出来说:“到底是住在了穷山村,连雪糕都没听说过,雪糕就是和冰棍一样,小孩子们夏天最爱吃,吃起来比冰棍柔软蓬松“。姐姐在县城里上中学,当然知道雪糕是什么,姐姐说完就给了我一毛钱,让我快去买。我这一买,咬了一口果然如姐姐说的柔软蓬松,比冰棍好吃多了,经过我这么一嚷嚷,小孩子们都出来买雪糕了,到了下午,小姑娘的雪糕也卖完了,她便驼着空木箱,消失在了撒满夕阳的山路的尽头,一眨眼就拐进了山弯里,不见了苗条的身影。
后来,听大人们说,原来那个小青年,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去省城上大学了。再后来姐姐也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也离开了小山村,去省城了。
那时候我在想,等我长大了也要去省城上大学。(作者:盛晏平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