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自洽的立场和情绪矛盾(6):三场冲突中我的立场和情绪(1)
----从中东伊以战争说起
全 兴
这三场战火已经把当今的国际风云搅得乌烟瘴气,更把人们的思维弄得剪不乱,理不乱,是愁绪,难以自洽,在立场和情绪的切换中感到莫名其妙,不少人因此烧毁了脑回路。
这种战火烧出来的思维和精神分裂症在以色列侵略伊朗后更为明显。
连一向理性的德国前总理国默克尔默大妈也有点自我分裂:“俄罗斯的全面入侵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践踏,而以色列的行动则性质迥异…… 我并不完全认同以色列违反国际法的说法,以色列的存在受到了伊朗和哈马斯的质疑。乌克兰从来没有威胁到俄罗斯……在以色列问题上,这关乎的是国家存亡面临威胁时的自卫权。”
你看看,这不是与“挺乌、挺以是挺文明体制政权的,挺俄、挺伊的是挺野蛮体制政权的。”的说法不谋而合。
按理说,挺乌就不应该挺以,但这种逻辑难以自洽的扯淡比比皆是。
正所谓以色列打伊朗,打出一个铁理。挺乌的就是要挺以,你看看,情绪取代了是非。
世界多国劝诫和指责以色列,西方强国却异常冷静,甚至视而不见或者默许。而三年前,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仗,西方强国嘴炮大开,谴责制裁俄罗斯,俨然和平和正义的化身。
西方的正义遇到以色列后,为什么跑偏了呢?国际上角力,原因在于先有立场,后有是非。西方强国的道义,总是被意识形态的强奸,并且自以为是地进行大流量的灌输。
就这,还没有牵扯到印巴冲突,要是那样,非把人搞成神经病不可。如一个评论区里的这几句话,是绕口令就是脑子急转弯,让人琢磨半天。
“抨击朱拉尼割地的人,与劝泽连斯基割地的人,是同一批人;支持哈马斯抵抗的人,与呼吁泽连斯基放弃抵抗的人,也是同一批人。
而这两批人,恰恰也是同一批人。
现在这一批人很郁闷,梦想中投降的人没有投降,梦想抵抗的人可能要放下武器了;幻想割地的人,坚决不割地,幻想不能割地的人,却很快割地。”
看看,整的这出,就是赵本山再出山,范伟再有范,两人搁一块,也得从头捊一捊。
抛开中立和立场变化不说,就俄乌冲突和伊以冲突这两场冲突而言,实际也就四种基本组合。
挺乌挺以派,如美欧;挺俄挺伊派,如朝鲜;挺乌挺伊派,如土耳其和巴基斯坦;挺俄挺以派的,如匈牙利。
就这,足以把世界搞乱。而中国的立场在这些冲突中独树一帜,尽管在俄乌冲突中承受了巨大的国际压力,但其立场确实包含了中国的智慧。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坚信俄罗斯、以色列和印度违反国际法对乌克兰、伊朗和巴基斯坦进行侵略,应受到谴责,尽管这三个国家都打着“特别军事行动”“消除核威胁”“打击恐怖主义”旗号,企图师出有名,怎奈覆水难收。下手不管快还是重,都不好收手。总体上我服从国家的鲜明立场。下面一一道来。
1. 俄乌冲突
坦率地说,我对乌克兰的好感要比俄罗斯要好得多。
中俄除了十月革命一场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和建国之后给们援助的156个项目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交恶居多。远的有,中俄不平等条约,江东六十屯惨案,霸占中国远东大面积领土,后来有中苏珍宝岛战役,以及后来鼓动越南牵制中国等等,苏(俄)对我的印象并不很好。
2014年我曾在海参威(符拉沃迪斯托克)游览四天,那里还是俄罗斯太平洋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四天的观感令人失望,其凋敝与一界之隔的县级绥芬河市有着冰火两重天的天壤之别,但更让我感慨的是,这曾经是我们的故土。当我踏进国门,看到国旗国徽时,禁不住夺眶而出,那时,我才理解归国华侨回来时泪目时的心情。
蒙古“公投”独立,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乌东四州“公投”等让人如芒在背,不仅仅乌克兰有切腹之痛,中国更是心有余悸。
最近的是这二十多年的俄乌和俄格冲突,但让中国最闹心的是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奥林匹克奥运会和2022年在中国举办的冬奥会期间,爆发了俄格冲突和俄乌冲突,美国俄罗斯共同操控的两场冲突让中国人有“雨送黄昏花易落”之感,让人如鲠在喉的是,2022年2月份的那场冲突正值中国人的春节期间。奥运之火没有熄灭两大国点燃的战火,但激起了包括我在内的国人们的心头怒火。
回首2000年,当时普京曾立下竞选誓言:给我二十年,我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但这次特别军事行动,估计他还给人民的将是一个倒退不止二十年,是不是强大不好说,但确实需要强打的俄罗斯。今天俄罗斯沦落为依靠朝鲜为作外援的地步,不得不反思,当初的特别军事行动百密有一疏,二十五年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后弄了个寂寞。
但在俄乌冲突中发生后,中国在五点声明中第二点“二、中方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认为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冷战思维应当彻底摒弃。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应予尊重。在北约连续五轮东扩情况下,俄罗斯在安全方面的正当诉求理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最值得回味。拔剑四顾心茫然,无可奈何,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想想当年我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场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想想当年连伟人想了多天都想不通的打印时刻,还有最近的那场南国边疆血染的风采,一次次地印证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骚扰的铁律,当苏( 俄)需要战略缓冲区时,当美国需要三个岛链时,中国也需要把战火向海疆外推千里之远,还要力保陆地边界无战事,“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应予尊重”的表述,有着历史和现实的逻辑自洽,
回首三年来的俄乌冲突,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确实有点一鼓作气,再二衰之势,当然,我们顶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作如此表述,也不会让他三而竭的。一个战败的俄罗斯和一个所向披靡的俄罗斯都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也有自己的合理安全关切。
说实在话,俄罗斯对待盟友,彰显出来的贪婪野心令人恐惧,不仅仅让曾经处于欧洲的加盟共和国心存芥蒂,也让中亚曾经的加盟共和国心有余悸,战火一燃,朋友不多,就连塞尔维亚这样的传统兄弟盟友都骑虎难下。
这三年,正如以色列是美国的睾丸、台湾是中国的睾丸一样,乌克兰何尝不是俄罗斯的睾丸,谁惹谁不高兴,都会千方百计地各对方的睾丸搦一搦,重在疼,还得连着心,并能发出叫声,便不能搦死。这就是艺术。看看伊以、哈以和俄乌冲突,还有台海和三个岛链的较量,一切都明白了。就是这个道理,谁让我不舒服,你也别想得劲。
再说说乌克兰,说实在话,我当初对其好感度要大于俄,但这种好感每况愈下,直到今天,让我没有好感。
它从苏联解体的分立,到独立,再到销毁核武器中立,再到内部的争立,他从不没有单立过,更谈不是站立。这就是这个国家一步步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成了稀巴烂,从一个棋手,变成了棋子,最后终将成为弃子。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瓦格朗号变成辽宁号的传奇,还有寄予厚望的野牛气垫船和飞机发动机等军工合作,让美欧俄如坐针毡,欲废之而后快。当然那些年与中国的合作,当年那些中国承诺,也因他的一系列骚操作而化为泡影。
乌克兰自1991年从苏联解体独立以来,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演变交相辉映,历史的天空中,漂荡着克拉夫丘克、库奇马、亚努科维奇、尤先科,波罗申科、今天的泽连斯基等一个个熟悉的面容,他们像走马灯似的在权力的舞台上走来走去,在拥欧抱美亲俄间不断地摇来摆去,终于从独立初期的动荡与转型探索,到亲西方与亲俄势力的长期博弈,再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地缘格局剧变,最终陷入持续的俄乌冲突,也把自己从独立、中立搞成了无力。
1991-2004年间,在独立初期的转型与动荡中,与俄罗斯一样,在经济转型,政治摇摆中受制于俄,有求于美,在俄美的平衡中终于失衡,社会矛盾加剧,寡头势力崛起,通胀高企,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为随后的颜色革命铺平的道路。
2004-2014年间,不仅有亲俄候选人亚努科维奇与亲西方候选人尤先科激烈竞争,还有乌克兰东部(俄语区)与西部(乌克兰语区)的分裂倾向加剧,更有加入欧盟和北约的俄美博弈,最终西风压倒东风,从2004年的“橙色革命”到2014年的“广场革命”,一发不可收拾,也导致了克里米亚成了这场革命付出的最大代价
2014年至今,乌克兰仍在西方和俄罗斯的博弈中挣扎,布达佩斯宣言和明斯克协议也被抛弃,乌克兰加速倒向西方,获得欧盟、美国军事和经济援助,推动加入北约;2022年2月,俄罗斯以“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和保护东部俄语族群为由,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冲突全面升级,成为二战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至今仍在持续。在地缘冲突和国家分裂中,成了牺牲品。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难民,经济遭受重创,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乌克兰在政治上更加依赖西方,社会分裂(东西部对立)和领土完整问题成为最大挑战。
乌克兰的演变实际上也是总统成为演员到演员成为总统的转变,这出戏是一场悲剧,尤其在大连工业大学李某某有染的乌克兰电竞选手的糗事爆光后,我更加无感,特别是媒体爆出乌克兰国防部长在美国有豪宅,家人移居国外时,我在沉思,当无数的母亲在一座座墓碑前与儿女们阴阳两隔时,这些达官贵人的母亲随时与子女们相聚,试问,谁还会流血拼命?
尽管如此,中国对于俄乌冲突的五点立场中,首要的就是“一、中方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这一立场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
加之第二条立场,在坚持中国一贯立场的同时,又同时给足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两方足够的面子,尽管泽连斯基的胃口很大。可现实是,乌克兰被俄及西方瓜分正在逐渐成为可能,当这些列强狮子在张口吞咽乌克兰领土和资源时,中国的五点立场的第一点,何尝不是制止列强和保护乌克兰的杀手锏,可乌克兰会领情吗?
当三年的俄乌冲突还在如火如荼地激战时,德国急不可耐,跃跃欲试,不仅提供金牛座导弹,还要派兵参战,试问,二战战败国的紧箍咒,是谁给他揭开的? 是谁授予那些人给他们揭开的权力?德国是否真的深刻反映了?
当年西德总理那一跪,决不是今天他们站起来可以开战的理由,更不是他们与以色列沆瀣一气的借口。
如果纵容德国的话,那日本又该如何?当战争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战火的尘埃,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时,每一粒水尘埃都是压在我们身上的不可承受的灾难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