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165
军号嘹亮
付朝兰
我家客厅的博物架上,除了书籍、艺术品之外,还有一把军号。每每触碰,军号就会引燃我的泪腺。
军号是公公转业时从部队带回来的,它真正的主人是谁,以及它身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随着公公去世,便成为永久的谜。
对于军号,我除了在影视剧里见过,就是儿时听过它的声音。每天清晨,村东头驻地部队就会响起“哒—哒—嘀—哒—嘀—哒—哒—哒”嘹亮的起床号;夜晚,“哒—哒—嘀哒—嘀—哒”的熄灯号,声音响彻山村。
婆婆去世后,公公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走路,左脚抬得越来越低,且脚尖向内扣。我们担心他勾到右裤腿摔倒,就劝公公拄拐棍。他的回应是:“我干嘛拄拐棍?又没有老到哪里也去不了。”马上90岁的人,还是一颗年轻的心,加之耳背,沟通更加不便。既然说服不了,就只好陪着他。
一天我领着公公和小孙女回家。“奶奶,你怎么只扶着老爷爷,不牵我的手,哼,不和你玩了。”3岁多的宝宝,对我只搀扶89岁公公的举动提出了抗议。
“宝宝乖,老爷爷走路不如宝宝稳,会摔倒。宝宝长大了,自己走。”
“那我也扶着老爷爷吧。”说着,便伸出稚嫩的小手,紧紧抓住公公粗糙的大手。我们朝着公婆家走去。
到家后,我转身去厨房做饭,公公则和宝宝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没过一会儿,宝宝跌跌撞撞跑来喊道:“奶奶,不好了,老爷爷跑出去了。”
“跑出去了?他走路都走不稳,怎么能跑?”
“他是听到吹号声跑出去的。”
“坏了,一定是他看到电视剧里吹军号的场景了。他耳背,电视的音量他听不见。”
“什么是耳背呀?”
“先去找老爷爷,回来再给你解释。”
我忙关上炉灶开关,小跑着就出了门。出单元没多远,就看见邻居嫂子搀扶着公公缓缓走来。
两人边走边聊,嫂子把嘴凑近公公耳边说:“大爷,您是军人吧?跑起来还真有军人的风范。”
“当过兵,去过朝鲜。”公公一脸自豪。
“谢谢嫂子,让您费心了。”说着我跑过去,挽起公公胳膊。
“别客气,谁还没有年老的时候。刚才我看大爷,跑起来那姿势,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不过,没跑几步就走路了。担心他摔倒,就扶着他,劝他回家,还挺听话,这不,回来了。”
“我爸年纪大了,不让他看抗战剧,因只要有号声,他老人家准激动。”
说到这里,记忆的丝线不禁牵回到21年前。
“妈,我爷爷跑出去了,你快去看看吧。”4岁多的儿子风风火火地跑进厨房对我说。
“奶奶呢,他们不是在看《亮剑》吗?”
“奶奶说爷爷傻了,退伍了还以为自己是个军人。”
我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心急如焚地跑出去寻找。
彼时,一抹夕阳余晖洒在夏日的楼顶,湛蓝的天空,云朵在游泳。火焰点燃世间。而公公仍似火苗,即便岁月已悄然流逝,那根植于他血液中的军号,早已深入骨髓,化作他的铮铮傲骨,只要号声响起,便随时出征。真正应验了那句“我是一个兵,国有召必战之。”
公公1936年出生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15岁那年,他毅然参军入伍,随后不久,便跟随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关于抗美援朝,公公从不提及,我只是在后续的报道中获悉断断续续的信息。不过,公公后期的行动让我知道,那场战争的残酷与他一生不能忘却的记忆。那是怎样的一种记忆啊,铭刻于心,长在骨子里。
每每看到抗战片中战役场景,我便深信,公公定会忆起自己所经历的烽火岁月。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那些与战友并肩作战的瞬间,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成为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记得我刚结婚那会儿,公公时常把军号放在手里,反复抚摸,那么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抢走似的。他眼睛里蓄着泪。看见我们,他会羞涩地拿起军号回他屋里。
看《亮剑》时,公公、婆婆、我和老公,总会齐刷刷地坐在电视机前,随剧情的起伏,或轻松欢笑,或紧张握拳,或泪流满面,或欢呼雀跃,或沉默不语……每当冲锋号响起,公公总会条件反射般地起身,以标准的军姿向外冲去。这时,我和老公便会不约而同地喊:“爸,这是电视剧,不是部队的号令。”公公这才如梦初醒,慢慢放松紧绷的身体,缓缓转回来,坐回沙发继续观看。婆婆总是无奈地嗔怪:“这老头子是不是傻了,退伍几十年了,听到冲锋号还向外跑。”
2025年3月23日,我来到山东老战士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段段详实的介绍,仿佛让那激昂的冲锋号声再次在耳边回荡。在一个橱窗里,我看到了一把军号,旁边是写着第20军60师通讯连司号员王美彬的照片。思绪瞬间飘回到2019年4月1日,记者采访王美彬时的情景。他所在的部队赴朝作战,在一次激烈的战役中,他们被敌人重重包围了七天七夜,在那弹尽粮绝的绝境中,战士们不吃不喝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拼命反击,最终四个团的兵力仅剩一个团。
一个又一个战友在他眼前倒下。他痛心疾首,满腔怒火在胸膛中燃烧。他坚定地说,“就是打到只剩下一个人,军号响起,就是命令!”
一场场战役,与冲锋号牢不可分,血肉相连。成为军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公公每当看到军号吹响,他身体里的热血便不由自主地沸腾,让他血脉偾张,跑出家门。
如今,公公驾鹤西游。但这静默于我家博物架上的军号,却成了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公公爱国情怀与军人使命的一个符号,也是公公没有离去的见证。
付朝兰,山东省济南市人,笔名大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入编《大家风范文库·拾贝集》《中国少儿沙画》《诗意人生》《乡情乡韵》。刊发在《山东广播电视报》《山东教育报》《济南时报》等。并有多篇作品获奖。
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