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志愿服务形象美学技能提升课程活动圆满成功
(志愿服务形象美学技能提升课程活动一角)
(梁卫国 刘映露 晏惠玲报道)
7月13日下午,“眉目传情·妆点爱心”志愿服务形象美学技能提升课程在广州市海珠区阖宝珠宝(江南西店)温情开讲。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主办、广州市阖宝珠宝有限公司协办的此次活动,特邀中山美学育学专家解老师与香港五行风水大师区师傅授课,志愿者们全情投入学习,为提升志愿服务形象、精进服务质量积蓄能量。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副会长陈小桃等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本次课程旨在通过专业美学技能培训赋能志愿者,既助力他们在服务中塑造更专业的形象,也为吸引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深化公益理念传播搭建桥梁。现场座无虚席,志愿者们专注的眼神与不时响起的互动问答,让整个课堂充满蓬勃的学习活力。
匠心授课:干货满满,手把手传艺
解老师的美学课如同一场“形象魔法课”,从基础护肤的每一个细节讲起,顺着“护肤→粉底选色(针对不同肤色精准适配)→眼影搭配→定妆收尾”的完整流程层层递进。讲到粉底时,她特意拿起三款色号在志愿者手背上试色,对比冷白皮、暖黄皮、自然皮的上妆差异;演示眼影时,又结合夏季穿搭推荐清爽色系,让理论瞬间变得可触可感。
眉形教学更是“手把手”的实操课堂。解老师先在白板上画出圆脸、方脸、长脸的示意图,标注出不同脸型的眉峰位置与眉尾弧度,再走到志愿者中间,拿起修眉刀示范“从杂毛清理到眉形精修”的每一步。“眉峰要定在眼球外侧正上方,眉尾不能低于眉头哦”,她一边帮志愿者调整眉形,一边轻声提醒,额角渗出的细汗也顾不上擦。志愿者们围在一旁,有的举着小镜子模仿,有的在笔记本上画步骤图,偶尔有人画歪了眉形,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随后又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练习,直到掌握诀窍。
区师傅的五行风水课则像一扇打开传统智慧的窗。他没有过多晦涩理论,而是结合志愿者服务中常遇到的居家场景举例:“比如服务行动不便的朋友,卧室床不能正对门口,这不是迷信,是避免气流直冲影响休息”。他还现场用简单的示意图讲解“如何通过绿植摆放改善采光角落”,志愿者们听得认真,不时有人举手提问:“师傅,轮椅经常经过的通道,家具摆放要注意什么?”区师傅一一耐心解答,让传统智慧真正融入志愿服务的实际需求。
学有所获:技能升级,服务更有温度
形象赋能,服务更专业
课程结束后,不少志愿者对着镜子练习新学的妆容,原本素净的脸上多了精致的眉形和得体的淡妆。“以前去敬老院主持活动,总觉得自己穿着不够精神,现在知道怎么画自然的淡妆,既能展现活力,又不会让老人觉得有距离感。”一位志愿者笑着说。更重要的是,大家学会了如何帮助服务对象——比如教残障朋友简单的修眉技巧,或是帮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挑选适合肤色的护肤品,用细节传递“你值得被认真对待”的尊重。
人才储备,公益更扎实
这次课程为“爱心义剪”等项目添了新技能。志愿者小李说:“以后义剪时,不光能帮大家剪头发,还能简单修修眉、讲讲护肤小知识,让服务更全面。”这种“一专多能”的成长,正是志愿服务专业化的生动体现。
视野拓展,关怀更深入
五行风水知识让志愿者们多了一份贴心。“上次去服务一位视力障碍的阿姨,她家客厅杂物多,走路总怕磕碰。现在知道可以建议她把常用物品放在‘生气位’,既方便拿取,又能让家里更整洁,阿姨肯定会开心。”这种从“外在形象”到“生活环境”的关怀延伸,让志愿服务的维度更宽、温度更足。
展望未来:以技暖心,让公益之花更绚烂
这次美学课程不是终点,而是志愿者团队专业化、多元化发展的新起点。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始终相信,志愿者的每一次学习,都是为了给服务对象更好的陪伴;每一分成长,都能让公益的光芒更亮。
在此也呼吁更多志愿者加入学习的行列:无论是妆容技巧、沟通方法,还是传统智慧,多一项技能,就多一份服务的底气。当我们能用更专业的形象站在服务对象面前,用更贴心的技能回应他们的需求,志愿服务就不再只是“付出”,更是“用真诚与专业,陪他们一起变得更好”。
未来,协会还将推出更多实用课程,从急救技能到心理疏导,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应用,让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在这里成长,让赵广军志愿者团队成为传递温暖的“专业使者”,让公益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发芽,共同编织更美好的社会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