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抗战精神,忆峥嵘岁月
龚惠新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
五十二年前,我怀着对军人的无限崇拜和向往,离开了亲人,离开了乡村。穿上军装,参军当兵。服役于江苏如东县守备二团。该部队的前身可追溯至新四军一师三旅海防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海防团经历了多次整编扩编。一九五五年,南京军区成立后,海防团改编为南京军区守备二团。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抗战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书写了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光辉传奇。
如东海防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成建制海上武装力量。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在何家灶正式成立。该团由新四军一师三旅扩编而成。首任团长陶勇(兼),首任政委罗湘涛(兼)。该团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海上交通线、打击日伪军海上封锁,运输军需物质及重要人员。粟裕在成立大会上说:“我们创建的是中国人民的第一支土海军,你们要干就一定要干好”。从此,海防团驶上木帆船,战斗在数百公里的黄海海面上,成为黄海东部一支重要的海上力量。
在那个物质匮乏、条件十分艰苦的年代,海防团装备简陋。创建初期只有一个步兵连,一个轻重机枪连,十来条船和少得可怜的二五炮和掷弹筒。到了一九四四年,海防团逐步发展壮大。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汽艇大队,一个机帆船大队,拥有200多条船,400多支枪,以及轻重机枪和二五炮、三七炮等武器装备。
如东海防团的成立,为新四军开辟了海上作战的空间,这使得新四军能够跳出日伪军在陆地上的封锁和包围。在海上建立起新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增强了新四军的战略回旋余地,为长期坚持敌后抗日斗争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这一刻开始,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海上武装。从这一刻开始,有了一支由陆军编为水军的人民子弟兵。从这一刻开始,中华民族有了对抗海匪、海盗、侵华日军的坚强力量。为民族的复兴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如东海防团官兵,以简陋的武器装备,对抗装备精良的日寇。他们凭借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在敌后战场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从城市到乡村,从陆地到海上,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战斗身影。一九四三年七月中旬,海防部队在吕四、环港一带遇到了日军的干扰和封锁,海防部队官兵加强巡逻、警戒,并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海上斗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全体海上官兵英勇顽强,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缴获日军运输船2艘,缴获军用物资100多吨,活捉日军5名。
海上显神威,陆上逞英豪。党指挥到哪里,他们就战斗到哪里。一九四三年十月三十一日晚,海防团奉命配合陆上部队夺取丰利战斗中,经过四天的激烈战斗,彻底消灭了顽强抵抗的守敌,并击退了栟茶等地的援敌。生俘伪团长纪雄一人以及其一部千余官兵,缴获迫击炮3门,掷弹筒5个,轻机枪13挺,步枪近千支。又如,在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六日的南坎战斗中,海防团与陆上部队协同作战,活捉日军12名和100多名伪军。在反“侵乡”斗争中,海防团配合地方军民,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作战2600多次,毙伤日伪军5600多名,并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取得了反“侵乡”斗争的全面胜利。
海防团如同海上钢钉。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屏障。这支驰骋在黄海之滨的一支劲旅,以“滩头作为阵地,渔船当战马”的顽强斗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中粉碎日伪军上百次“清剿”,用简陋的武器击沉了敌舰9艘的辉煌战绩。在解放战争中,这支“海上轻骑兵”,护送华东野战军主力跨海南下,为苏中“七战七捷”提供了关键的后勤保障。他们以“海滩为伴,星月作灯”的坚守,从黄海之滨到长江口岸,在数百里的海岸线上铸就了摧不垮的“海上堡垒”,用渔网兜住敌军的情报,以橹桨划出胜利的航迹,让鲜红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黄海前哨。
抗战精神,是那段岁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前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那段峥嵘岁月,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敬仰。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积极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成为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作者简介:龚惠新,江苏启东市人,大专学历,军转干部,现为江苏启东市鑫磊城市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启东市银发通讯协会副会长,对业余创作有兴趣爱好。曾获国家及地方报纸杂志及文学平台征文比赛散文金奖和二等奖。《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第二届“白鹭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