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经网
作者:吕云(成都)
成都锦江(原府南河)综合整治倡导第一人、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开发倡导第一人李勇(上)
“没事!你不要看着我很瘦。但是,喝酒就是闹得凶。其实,我很少喝酒。”
“主要还是,后面来的三位与勇哥合作的朋友,他们很能喝。”
“哦!我说呢?这么早,你就起来啦!”交谈中张强感觉到,郝青也不是那么让人讨厌。
为啥,李勇、邱伟、凌东等人经常调侃他呢?
过了几个月,张强才搞清楚:邱伟希望郝青认真做事情,用自己的书法在黄龙溪古镇李勇的铺面,开茶馆、卖字,主打一个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邱伟说,这个铺面有30多平米,古色古香,很有书卷气息。郝青就是坐不住,总要到处跑,很让几位真心关心他的朋友们寒心。
其实,邱伟经常调侃书法家郝青的做法,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帮助他更早的实现财富自由。
“秋月餐馆”是黄龙溪古镇外一家刚开始,没有几个月的早餐馆子。
我国所有景区都有一个规律,景区内、景区外,同样的价格吃到的早餐,无论从分量和味道上来讲,完全不一样。
景区外面的餐馆,10元一碗的面,张强吃起来很费劲,总感觉的吃不完。而景区内,张强吃一碗10元钱的面,总觉得还想吃一碗,才能够勉强吃饱。
这可没有公开批评景区的意思,景区内所有摊贩的租金高,必须靠着游客才能够挣钱。而且,许多游客也许一生只会来到黄龙溪古镇游览一次。
做一次性生意,是许多景区老板们的一种通病。
换一种角度上讲,只要游客对于景区摊贩所卖的产品价格,感觉得可以接受。张强认为,这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游客们不远万里来景区享受着商家的各种特色服务,商家也有钱赚。整个服务过程双方满意,各得其所。
吃完早饭回来,郝青对张强说,“张专家!我要回成都一趟,晚上才能够回来!”
“没事!你有事情先忙!”张强这次来黄龙溪古镇的目的,就是要认真看看、听听李勇在黄龙溪古镇其他老板心目中的印象和号召力。
“我先回宾馆把昨天晚上,拍摄的黄龙溪古镇夜景照片整理出来一下。回味、冥想,黄龙溪古镇古时候的各种故事。”
回到“黄龙溪古镇得舍酒店”房间,张强拿起手机看到一张巡夜人的照片,他突然想起,与这为巡夜人“保安”的对话。
“先生,这么晚了,还出来拍照啊!”看见张强,用手机和单反照相机拍摄黄龙溪古镇古街、古景的情况,穿着保安制服的一位五十多岁中年人,拿着电筒走过来对张强说。
“哦!老哥,您这么晚了还要出来巡逻吗?”
“是啊!我住在黄龙溪古镇,也是老黄龙溪人!”
“黄龙溪古镇自从打造成为‘历史古镇’之后,我就成为了一位保安!”
“老哥!你叫什么名字呢?”张强看着这位热情的黄龙溪古镇保安,关心地问。
“大哥!我叫刘山!黄龙溪古镇人都叫我刘三哥!”
“刘三哥,这个称呼,好记!”
“我叫张强,是从北京过来的!”
“你看到的,我现在主要是拍一些黄龙溪古镇夜晚的照片,拿回去思考一下咱们古镇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哦!张记者啊!您好!”
“可以这么说吧!”
“刘三哥!您可以给我介绍一下,黄龙溪古镇过去的情况吗?”
“可以啊!”
“张记者!咱们现在走的地点叫龙尾,往上面走叫龙头!”
“龙尾,是历代留下来的古街!基本上没有怎么打造。”
“难道,黄龙溪古镇是2000年以后,开始逐步打造出来的吗?”张强看着刘三哥,关心的问。
“是的!”
“黄龙溪古镇打造,我们这里的李勇,勇哥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您说的李勇,是黄龙溪古镇得舍酒店董事长李勇吗?”
“是的!您认识他吗?”
“我现在,就住在‘得舍酒店’,晚上我们还一起在‘邱家烧菜馆’吃的晚饭!”
“哦!”
说完,这位刘三哥坐到黄龙溪古镇古码头的石板路上,指着“黄龙溪”仿古寨门说,“当时,勇哥为整治成都府南河,他向市长、双流县的县长建言献策!”
“经过他三年多的上下奔波,最后,成都市开始整治府南河。现在,你看到的成都市区‘锦江’两岸,美丽动人的街景就是他和一批热爱成都建设和发展的人,留给成都历史的杰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