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第六届“牛肝菌杯”征文作品选登:
振翎惊寰宇 菌韵入诗行
•杨清明/诗词 •朱林兴/书法
唤醒菌魂的巾帼英(外两首)
杨清明
在西双版纳葱郁的热带雨林深处,
在巍峨哀牢山的坚实脚下,
一只灵动的绿孔雀翩然降临,
穿越华夏广袤大地,
向着璀璨星河与浩瀚苍穹翱翔。
这令人倾慕的精灵啊,
名字早已如洪钟响彻九州,
在寰宇之间闪耀——
她,
是“菌娘娘”,是当代菌业的袁隆平。
回首往昔,
农舍窗棂间,一声清亮的啼哭
划破黎明前的沉黑,
让整个村落浸满喜悦。
这啼哭如灵动乐章,
在纪氏父母心中,比蜜糖更甜,比夜莺之歌更动听。
时光如白驹过隙,
昔日婴儿已长成七岁孩童。
她心性沉静,聪慧过人,
入校以知识驱散蒙昧,
归家帮母亲分担琐碎。
常随乡邻翻山越岭,
在山林间寻觅野生菌的踪迹。
彩云之南的临沧,
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
孕育出她勤劳质朴的底色,
更赋予她执着倔强、敢于拼搏的锋芒。
岁月流转,昼夜交替,
她出落得冰清玉洁、睿智慧敏。
刚满及笄之年,
幸运踏入象牙塔,
圆了父亲未竟的求学梦,
在知识海洋尽情遨游。
寒来暑往,潜心钻研,
终学有所成,踏上新程。
专业契合,她如鱼得水,
完成华丽蜕变,光彩登场。
初有成就时,心中暖意涌动,
恰似鲲鹏展翅,志在凌云;
又如凤凰高飞,气贯长虹。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
她勇立潮头,高歌猛进。
凤凰树下,她与野生黑牛肝菌不期而遇,
探索的火焰瞬间点燃。
她决心踏上人工驯养的未知路,
以大山为友,在村寨安营。
背工具箱寻觅菌迹,
拄木棍直面险途。
海拔二千八百米的悬崖上,
她紧抓岩壁缝隙,鲜血渗出;
不惧脚下万丈深渊,
膝盖抵着岩壁艰难挪动。
青苔湿滑,多次险些坠落,
腰间绳索勒出紫痕重重。
她以竹杖芒鞋为马,无畏风雨,
誓要改写八岁女孩坠崖的悲剧,
让野山菌成为大众餐桌上的佳馐。
终于,几朵乌黑发亮的菌菇探出脑袋,
宛如缀满钻石的黑天鹅绒。
太阳鸟识趣地飞向云端。
她欣喜若狂,却沉稳以待,
将珍贵菌种小心放入标本盒,冷藏保存。
显微镜下,菌孢涌动如神秘网络,
她发现菌体竟能脱离宿主独立生长——
这突破石破天惊,
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振奋。
然而,新难题接踵而至:
菌种保存期限仅有短短两年。
她另辟蹊径,开展人工杂交育种,
这是菌界前所未有的创举。
育种团队日夜兼程,潜心钻研,
三年努力,换来一次次失败;
千百次试验,结果皆化为泡影。
汗水与泪水交织,迷茫与失望萦绕,
但她从未动摇。
凭借孙大圣般的火眼金睛,
终于揪出“罪魁祸首”——绿霉菌。
彻底消毒后,奇迹诞生:
一株独特的菌菇悄然生长。
皇天不负有心人,
人工驯化成功,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
周年出菇,大获全胜!
请为这位唤醒菌魂的巾帼英雄喝彩!
请铭记“牛肝菌之母”——
中国的居里夫人,纪开萍!
沁园春·菌娘娘梦圆
热带融辉,万象昭彰,胜景呈祥。望澜沧叠翠,烟笼远岫;凤凰垂彩,香沁幽篁。林海苍茫,哀牢势伟,霞卷云舒接昊苍。临版纳,置身奇妙境,华宝天藏。
野菌牛肝珍藏。问谁解经年四季尝?昔先民怅叹,难期如愿;农科旧岁,未展锋芒。祈佑山神,传说意寄,绮梦悠悠付渺茫。今观之,厂生菌菇者,唯纪娇娘。
五律·惺惺惜惺惺(新韵)
石公临僻壤,
夙志未曾移。
昔踏山河阔,
今征商海楫。
企科桥共筑,
凰凤命相依。
菌业声名振,
擎旗耀九畿。
注: 石公:特指石建极、石建同亲兄弟,均系知青。前者为上海宏博集团创始人、现任董事会主席;后者现任景洪宏臻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二人吸纳“人工驯化牛肝菌世界第一人”——首席女科学家纪开萍(“牛夫人”),联手实现黑牛肝菌(因外型酷似牛肝得名)高档珍品的周年工厂化批量生产。
以上诗词为“牛夫人·牛肝菌”杯第六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稿,已推发至精华头条。
书法:朱林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作者简介] 杨清明,笔名清风明月,1958年7月生,河南上蔡人,中共党员。原任县局副职,现定居上海。系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待批)、浦东杂文学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理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学创作学会常务理事。曾出席自然资源部报社、作家协会“嵩山杯”“太湖杯”颁奖典礼,分获二、三等奖。2009年出版诗集《半世吟缘》,《今世情缘》诗集已问世。楹联泰斗常江题写书名,《诗刊》主编、著名诗人叶延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任洪渊,著名诗人大卫等题贺。在各类纸媒、网络平台发表诗作500余首,获市委诗歌联赛二、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