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什么新奇的事物。
那时候,国内还没有形成旅游热,李勇已经背着摄影包,登峨眉上青城,拜大佛观云海。他拍下家乡二江寺古桥,拍江岸柳林,拍热闹的集市,拍来拍去,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缺什么?他一时也想不出自己的作品中缺什么。
他偶然翻阅成都地图,找到了府河的那条蓝色曲线。原来,府河有150里长!他再一翻书,不得了呵,这一条不长的河流,却是一条辉煌的诗的河流!李白的“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写府河环境: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写府河雨夜:“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府河春晓:张籍的“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今向谁家宿”写河边的繁华:陆游的“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写的是河边的陶醉…
“锦江春色来天地”中的锦江美景,哪里去了?少年时代那条迷人的府河,什么时候变样了?
府河沉寂了,死一样沉寂了。发臭的河水,不时漂浮着一些泡沫、几条死鱼,三瓦窑的造纸厂直接将污水排向了府河。还有岸边大大小小的管道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向河中倾泻。府河变成了天然垃圾场,巨型臭水沟。
那时候,美国女作家卡尔•萨根的《寂静的春天》已经有了中译本、美国工业化过程中曾有过的污染造成的“寂静”没有鸟鸣燕舞,没有鱼翔蝶飞的寂静,是可怕的寂静,那是人类走向慢性自杀的寂静!
李勇这才发现,母亲河病得不轻。
沿河行走,河上偶尔有几条挖沙船。不少农民改行挖沙石。把大半个身子浸在河水里、锄头、扁担、箕齐上阵、一筐一筐地打捞河底的沙石,卖给建筑老板劳动之余能在场镇上那些“苍蝇馆子”里醉一台,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说不定喝的是酒精勾兑的“跟斗酒”,吃的是“注水猪肉”。看到这一切.李勇的心情越发沉重。
流淌在唐诗宋词中的母亲河,应当是永远年轻美丽的河,应当是让旅游者向往、让两岸老百姓受惠、让诗人画家陶醉、让飞鸟鱼虫,甚至整个流域的生物视之为天堂的地方。
那时,他一面工作,一面在函授大学学习旅游和广告专业知识。结合书本知识,他去峨眉、乐山、九寨沟等地游玩,对旅游热点的经济蓬勃发展有了切身的感受和很深的印象。
府河,要整治,要开发,要利用,要跟上改革的步伐,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首先要真正了解她。
他一头扎进书海里。(作者:谭楷 杨异 书名:双流在春天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