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届“中华节气杯”文学作品大奖赛征稿 邱平
《清明,怀念徐兴康老师》
文/邱平
细雨绵绵,又是清明。遥望笼罩在烟雨中的五峰山,思绪如烟。此刻,我想写一些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文字,怀念我的同事徐兴康老师。
2020年7月23日上午10时,徐兴康老师离开了他奉献了毕生心血的舞阳中学,飞升天国。
徐老师离开人世之前,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时光。7月17日晚上,洪水淹没了舞阳中学一楼。徐老师住在河边那栋宿舍的二楼。如果没有意外,徐老师应该是安全的。可是,有人怀疑徐老师住的那栋楼是危房,驾驶橡皮艇,把徐老师从他的房间里背出来,送到舞阳坝的某酒店,可是,该酒店客满,无法给徐老师提供一张床位。无奈之下,救援徐老师的好心人,又把徐老师从酒店送到舞阳中学新教学楼的二楼,用课桌为徐老师搭建一个床位,徐老师躺在这个床位上,整晚不停地呻吟,想小便又找不到自己熟悉的小便器。7月17日晚上,是徐老师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洪水退去,徐老师被送回自己家。由于经历了痛苦的折磨,加上体弱多病,徐老师无法继续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终于告别了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一个没有贡献的人,离开了人间,就消失了。一个有贡献的人,离开了人间,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徐老师走了,他教过的学生从武汉等地赶回恩施,参加徐老师的追悼会;舞阳中学退休的教师为徐老师送别;学生家长向徐老师的遗体告别。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的夸奖。徐老师的人格照亮汗青,徐老师的学识滋润芳草。
摘掉右派帽子后,徐老师重返讲台,他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学生。他培养学生的理想和情操,指导学生掌握攀登知识高峰的技巧,交给学生开启未来的钥匙。全国模范班主任的殊荣,徐老师当之无愧。
1985年10月,我参加恩施州初中语文自学能力研讨会,返回舞阳中学,徐老师组织学校的老师参加教研汇报会,他充分肯了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教研成果,对我的专题汇报给予充分肯定,徐老师亲切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润泽语文教研的青青园林。现在,徐老师的音容笑貌仍在我记忆的河流中闪光。
五四青年节,徐老师组织了一场诗歌朗诵会。青春的激情,人生的理想,殷切的希望,让与会者感悟圣贤,领略哲理,向往未来。徐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徐老师属于前者。我怀念徐老师,他胸前挂着一枚右派的纪念章,也手捧全国模范班主任的的荣誉证书,还留下了令人敬仰的人品。
作者简介
邱平,男,苗族,生于湖北利川。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恩施州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小说选刊》《诗神》等媒体。出版诗集《毛泽东的足迹》《巴山云雨》《竹影集》、散文集《仰望星空》《远方的亲人进山来》。论文获中国教育家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多次获得中国诗歌协会等单位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