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慧唱和 -《读论语悟“愚不可及”有怀》
偶翻论语句,忽解古人机。
宁武邦无道,佯愚世所稀。
邦兴方展智,世乱始藏晖。
其智犹堪学,其愚不可依。
大智若愚者,明哲保身微。
揣明装糊涂,练达世情归。
人喜显才智,装傻反相违。
违性行难就,故成圣者稀。
今逢装傻客,可叹“愚”者巍。
若遇矜才者,暗笑其愚肥。
自问平生事,可曾学此扉?
或真愚未悟,徒羡古人晖。
附朱慧原玉:
无题
朱慧(天津)
因为查一句论语,顺便又学了点儿文化。原来,愚不可及,不是骂人的话!语出《论语•公冶长》——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说的是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元老。宁武子为什么能像不倒翁?孔子认为他是属于那种太平时就露出才识,混乱时就装傻的人。而且评论,宁武子的才识可以学得来,但他这装傻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了。所以,这愚不可及的愚其实是大智若愚的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明哲保身世事练达,学问深着呢。
人的本性都是喜欢显得聪明,装傻其实是违反本性的,正因为这是一种违反本性的行为,所以难度系数更大,一般人掌握起来也难。所以,下回碰到有人装傻装得高明,你可以说他/她愚不可及,因为懂得进退是真聪明;碰到有人懂点儿啥就得瑟,你也可以暗笑他/她愚不可及,因为不知天高地厚是真傻。写到这儿,反躬自问,我愚不可及么?还是真的愚不可及?!
以下为本人篡改朱慧原玉为白话文:
《读论语悟“愚不可及”有感》
偶翻《论语》,看到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原来,“愚不可及”根本不是骂人的话!
孔子说的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宁武子,
他在国家太平时就施展才智,
国家混乱时就装傻充愣。
孔子评价说:
他的聪明才智,别人学得会;
但他的“装傻”本事,一般人可学不来!
仔细想想,这境界真不一般——
真正的大智慧,往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人性的弱点就是爱表现聪明,
能克制这种本能,反而需要更高明的修炼。
所以真正能“装傻”的人,
才是真正世事洞明、懂得进退的高人。
现在想想——
遇到那些特别会“装傻”的人,
我们反而该佩服,这才是真聪明;
遇到那些稍有本事就嘚瑟的人,
我们暗笑就好了,这才是真傻。
最后自问一句——
我呢?我是真傻,还是还没学会“愚不可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