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家庭的希望之歌
文/王洪伟(辽宁)
7月13日,新邱良缘酒店里暖意融融,一场简单的升学宴正在进行。孙湘榕的名字被亲友们反复提起,这个刚考上沈阳化工大学的女孩,是整个家庭的骄傲,也是这场宴席里最耀眼的光。
宴席的主角本该是湘榕,可目光总不自觉地落在她的父母身上。母亲王平穿着黑色纱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洋溢的笑容,性格里透着坚强。大家都知道,这个瘦弱的女人靠给人做饭,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一分一厘攒起来,硬是供女儿读完了高中,不知她偷偷流了多少泪。
父亲贺明站起来讲话时,刚开口就红了眼眶。这个常年奔波在外的大车司机,脸上刻着风霜,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哽咽。“我有两个没想到,”他抹了把脸,声音抖得厉害,“没想到孩子能考上高中,更没想到,她能考上大学。”十年跑出租没赚到钱,转行做煤球生意又遇冷,生活的重压让这个男人在女儿的成绩面前,既骄傲又惭愧。“爸没本事,现在拿不出学费,”他望着湘榕,眼神里全是坚定,“但爸从今天起更努力赚钱,一定供你读完大学,湘榕注视着父亲眼角也湿润了。
轮到姥姥说话,老人攥着话筒的手微微发抖。她没说太多,只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老人拍着胸脯保证:“姥姥还能动,一定托举着你往前走!”简单的话语,却重如千钧。湘榕扑过去抱住姥姥,祖孙俩的眼泪落在彼此肩头,也落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湘榕敬酒时,给父母和姥姥姥爷深深鞠了一躬。“我知道家里不容易,”她的声音清亮却带着成熟,“你们不用太辛苦,我也会好好读书拿奖学金。”这个在清贫里长大的女孩,眼神里没有抱怨,只有对未来的笃定。
宴席散去时,夕阳正透过酒店的窗户照进来,给每个人的身影镀上金边。大家都说,这哪里是一场普通的升学宴,分明是一个家庭在困境里开出的花。王平的一千元工资,孙贺明奔波的脚步,姥姥瘦弱的脊背,还有湘榕灯下苦读的夜晚,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生活或许艰难,但爱与坚持,永远能托举起希望。
这场宴席没有山珍海味,却比任何盛宴都动人。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最朴素的亲情,最坚韧的成长,还有平凡人面对生活时,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湘榕的大学之路才刚刚开始,而这个为她奋力托举的家庭,早已用行动告诉她:所谓幸运,不过是拼尽全力后的水到渠成。
作者简介;王洪伟,1969 年生于辽宁阜新,国企干部,高级政工师,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系市作家协会、朗诵协会及中国煤矿文联作协会员。早年文章见诸各级报刊,2020 年后作品屡获大奖,2023 年获文化艺术突出贡献者称号,2024 年再夺“鲁迅文学杯”大赛一等奖,作品多发于网络期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