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清晨六点四十分,天刚蒙蒙亮,我像往常一样骑着电瓶车准时到岗。停稳车后,顺手将充电器插上单位配备的充电桩,想着白天充好电,晚上下班能顺顺利利回家。谁曾想,不到八点就传来消息——充电桩出了问题,把好几个同事的充电器都烧坏了!
飞奔下楼检查时,我的充电器果然也没能幸免,插头处还残留着烧焦的痕迹。看着这堆“电子垃圾”,一股火气直冲脑门:我们供电行业天天把“安全第一”挂在嘴边,怎么到了内部员工的基本保障上就掉了链子?
高温橙色预警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正午路面温度直逼40度,电瓶车是我们这些家远员工的通勤刚需。现在充电器被单位的充电桩烧坏,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里,要么顶着烈日挤公交绕远路,要么就得自己掏钱买新充电器。可这不是几十块钱的事——明明是单位设施故障导致的损失,凭什么要员工自己扛?
更让人寒心的是,事发后相关部门既没人出面解释原因,也没人提赔偿方案。是设备老化没及时检修?还是充电桩功率不匹配?这些问题没人回应。我们每天在一线保障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可自己的通勤安全却成了没人管的“盲区”。
再说高温补贴,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应享受高温津贴”,可我们天天在户外巡检、抢修,这笔钱却总是“难产”。问财务说等审批,问领导说再研究,拖着拖着就没了下文。
作为员工,我们不奢求特殊对待,只想要个公平——设施故障造成的损失该谁赔就谁赔,政策规定的高温福利该发就发。单位是时候拿出点担当了:尽快排查所有充电桩隐患,给被烧坏充电器的员工足额赔偿,把高温补贴落到实处。
毕竟,连自家员工的合理诉求都视而不见的企业,又怎能让人相信它能真正守护好用户的用电安全?希望相关负责人能醒醒,别让高温天里的这点事,凉了一线员工的心。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