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崮寨吟(两首)
桑恒昌
■ 石崮寨

你知道崮吗
崮就是
大山的肩上
有一颗巨人的头颅
里面蕴藏着
意象群和大地之书
■ 石崮寨写意
白雪披肩
好一塑横刀立马
百花铺地
用色彩吟哦诗词
八卦炉内
跳脱的三昧真火
烁金熔石
落地成崮
是女媧遗落的冠冕
是盘古未竟的祭坛
环宇翻转
册封天下
崮是天赐的玉玺
可有个声音
大声告诉我
石崮寨的崮
是与世永在的佛陀
【雪湄诗评】
桑恒昌先生的《石崮寨写意》,写的是山,更是一场跨越边界的融合与升华。
他不满足于描摹山的轮廓,反倒像位懂山语的知己,先让石崮寨与万物“融为一体”。雪落时,山是披银甲的勇士,与岁月较劲;花开时,又成柔肠百转的诗行,渗进岩缝。刚与柔不再对立,金戈铁马的铿锵与宋词小调的婉转共舞,让山石有了呼吸的节奏。再往深里融,他本想牵来神话的线,却在更辽阔的呼唤里转向——这山,不是女娲遗落的头饰,也不是盘古未竟的祭坛,而是来自宇宙,来自苍穹,是遥远娑婆世界的信使。造物主震耳欲聋的声音穿过时空,告诉他:那是崮,那是佛陀。
这一声呼唤,让融合有了更宏大的底色,也推着意境往“提升维度”里走。当山与雪、花相融,它跳出了“一块大石头”的具象;当宇宙的回响取代凡间神话,它又从时光容器里生长出来,触碰到天地初开的苍茫。雪覆时的勇士风骨,花开时的柔肠百转,终究都汇入了“与世永在的佛陀”的慈悲里——这慈悲不再是人间的温情,而是娑婆世界递来的凝视,是造物主嵌在天地间的定盘星,一头挑着苍穹的浩瀚,一头扎着大地的厚重。
这般写法,恰似先让山与万物相拥,再牵着它往更高处走。原本孤立的山石,在融合中长出了故事的血肉;又在维度的提升里,完成了从具象到神性的跃迁。最终,石崮寨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个能装下宇宙低语、也能容下人心安宁的生命体——既有烟火气缠绕岩缝,又有星辰光洒满崮顶。
【桑恒昌简介】

《山东文学通史》称,桑恒昌的怀亲诗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他被誉为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山东诗坛第三代,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一代的领军人物。《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对山东文学六个门类重镇人物有这样的确定───
小说: 张炜、莫言;
报告文学:李存葆;
散文:山东籍王鼎钧;
诗歌:桑恒昌;
电影:张宏森;
电视:赵冬苓。
[雪湄简介],
一位将温度与情怀融入声韵的资深诵者。自小痴迷文学与朗诵,始终以行动践行公共诵读艺术。她跨越南北,于北京、天津等地开展公益朗读活动,让诵读之美传遍四方。曾任济南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作为多家网络平台的艺术指导与金牌朗读者,其作品温婉深情,深受听众喜爱与追捧。
(济南市历下区退休语文高级教师 王炳强 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