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寻幽”
何军林
酷暑如熔炉,城市的喧嚣和热浪使人疲惫不堪。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空调外机喷吐着燥热的气息,柏油马路蒸腾着热浪,连行道树的叶子都耷拉着,尤其是那铺天盖地的蝉鸣喧闹,更是让人躁动难安,急欲寻觅一处清凉之地,安放自己躁动的身心,于是,义无反顾投奔四川洪雅的瓦屋山,投奔瓦屋山大峡谷。
事先做了攻略,瓦屋山大峡谷位于瓦屋山低山区,海拔1376米—1722米,全长约3.5公里,沿途分布有双洞溪、大法瀑布、三星瀑布、钱窝子等众多景点。峡谷自然风光迤逦、生物多样性丰富,极具徒步观光和自然研学价值;峡谷内丛林密布、碧水绿潭,尤以数十条瀑布从四面八方的峭壁上飞泻而下,形成溪流纵横的瓦屋山水世界……是真?是假?用双脚 丈量大峡谷,一切将得到验证。
此时,晨光初露,山谷尚未被喧嚣扰醒。踏入双洞溪口,迎面扑来的是浓绿与水汽交融的气息,仿佛闯入一个湿漉漉的碧色梦境。溪水在脚下淙淙流淌,如私语般轻柔。步道蜿蜒曲折,两侧古木参天,枝叶如翠色云盖般伸展相拥,阳光费力地穿过浓密的枝叶,只筛下些微细碎光斑,在路面上跳动着,也把斑驳的树影印在了衣襟之上。踩踏着厚厚松软的落叶前行,脚下发出窸窣轻响,如踏在云朵织就的地毯上;而凉风拂过脸颊,裹挟着松针与泥土的气息,沁入肺腑,仿佛山谷正以无形之手轻轻为我拂去一路风尘。
这林间的气息格外独特。松脂的清香混合着腐殖土的醇厚,间或飘来几缕野花的甜香。俯身拾起一片落叶,叶脉间还凝结着晨露,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不远处,几只山雀在枝头跳跃,发出清脆的鸣叫,声音在幽静的山谷里格外清亮。一只松鼠突然从树后探出头来,黑豆般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见我并无恶意,便大胆地窜上树干,消失在浓密的枝叶间。
继续前行,水声渐渐浩荡起来,如远雷隐隐滚动,召唤着前行的脚步。终于,大法瀑布猝然映入眼帘,其声已然如惊雷滚过。只见一道巨大白练自陡壁之上轰然倾泻而下,挟雷霆之势,撞入深潭。霎时间,水花四溅,白雾升腾弥漫,扑面而来的清凉水汽如无数细小冰针,刺透皮肤,直抵心头。立于瀑下观看,任凭激荡的风裹挟着水沫肆意扑来,周身暑气竟被如此痛快淋漓地洗刷殆尽。
瀑布下的岩石被经年累月的水流冲刷得光滑圆润,呈现出奇特的纹理。伸手触摸,冰凉的石面上还残留着水流的力量。潭水清澈见底,潭边的石缝里,顽强地生长着几株不知名的小草,嫩绿的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仰望瀑布顶端,水雾中隐约可见一道彩虹横跨天际,为这壮观的景象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脚下的步道还在延伸,峡谷也愈显幽深。不经意间,自己已闯入三星瀑布的奇景:银亮的水流悬空而降,在陡峭岩壁上几经迭宕,如白龙般腾跃。水流飞落处,水花翻飞,溅起的水珠在阳光映照下幻化出七彩霓虹,虹影如轻纱般柔柔浮在氤氲的水雾之上,迷离闪烁。水声轰鸣,恍若巨钟在谷中回荡,又似有千军万马奔腾不息。凝神静立,任凭轰鸣声浪如潮水般涌入身体,震动着胸腔;而那水雾与虹影交织着,在眼前缭绕成一片朦胧仙境。这水流自崖顶奔涌而下,仿佛决绝地挣脱了束缚,终于迸发出壮阔的生命欢歌。
离开喧腾的瀑布,重新步入林间。就在低头专注落脚之处时,惊喜忽现:昨夜新雨滋润之后,一簇簇胖墩墩的蘑菇正从松软腐叶中悄悄探头,菌盖饱满圆润,仿佛吸足了山间灵气。四周古树如擎天之伞,蔽日遮天;藤蔓缠绕如巨蟒盘旋而上,又垂挂下缕缕绿丝;蕨类植物在树根与石缝间肆意舒展,仿佛铺展着一片片凝固的绿云。林深处偶有鸟鸣清脆滑过,偶尔瞥见树影中一闪而过的斑斓翅影——山林自有其深不可测的沉默,又处处暗涌着勃勃生机,似有无数秘密在幽暗之处悄然萌动、滋长,在寂静中书写着生命的传奇。
我蹲下身来,仔细观察这些新生的蘑菇。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小伞,有的像喇叭,颜色也从乳白到深褐不等。一些蘑菇周围还聚集着忙碌的蚂蚁,它们似乎也在享受这场雨后盛宴。不远处,几株野兰花悄然绽放,淡紫色的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雨滴。一只蝴蝶翩翩飞来,在花间流连,翅膀上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
行至钱窝子,便是到了传说中的淘金处了。在这里,有些石面上布满了蜂窝状的小孔,这是水流经年累月冲刷的结果。在一些背阴处,石头上长满了各种地衣,呈现出灰绿、橙黄等不同颜色,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抽象画。驻足观望,有蝴蝶停驻在肩头,翅膀一开一合,像是要把阳光也收拢起来。山风拂过,吹绉珙桐花残留的芳香,混合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让人恍若置身仙境。此时此刻,终于明白古人为何要“寻幽”——原来最珍贵的金子,从来不在土里,而在这一方山水之间。
事实上,徒步至钱窝子,瓦屋山低山区的游览就到终点了,我为何不愿离去?
我还要循路登至高处,让峡谷风光尽收眼底。我要远眺群山连绵,看那浓绿如绿焰般焚天灼地,仿佛山峦正以沉静之姿释放无边绿意;我要看峡谷之中溪流纵横,瀑布如银练垂悬,在绿涛起伏间若隐若现;我要站在浩渺山色前,让徒步跋涉的疲惫,被山林无言的怀抱所消融。当山风浩荡拂过,我的衣衫将会飘动,神思亦随之飞扬,仿佛整个身心都在融入无边绿意与奔流之中。
返回路上,我独坐石上小憩。那深潭幽碧,依旧倒映着天光云影与青翠山色。峡谷内水声不绝于耳,如大自然的呼吸般起伏不息。至此,城市的喧嚣燥热早已如隔世尘埃般抖落干净。山间的清凉,并非仅仅来自溪水与绿荫的庇护;更源自于脚步丈量土地时内心的沉静,源自于在深谷轰鸣里寻得的那份安宁——当人从尘嚣中暂时脱身,让心扉向林泉敞开,自然便会以无言的清凉悄然注入。
其实,投奔瓦屋山,徒步大峡谷,我追逐的岂止是飞瀑流泉?乃是穿行于林莽时,脚下松软落叶里埋藏的岁月秘密;是那幽深潭水,倒映出的被城市遗忘的自我澄明之影;更是绿意深处,那无声无息渗入灵魂的清凉抚慰——原来凉意原在人心深处,只待走入山野,才知这山这水,不过一面映照本心的镜子罢了。
回望瓦屋山大峡谷,那些飞瀑流泉、古树青苔、奇花异草,都已深深印刻在记忆之中。它们不仅给予我身体的清凉,更给予心灵以洗涤。在这喧嚣的尘世中,我们需要时常回归自然,让山林的宁静沉淀内心的浮躁,让流水的清澈洗涤灵魂的尘埃。瓦屋山的每一处景致,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奥秘,都在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清凉,永远存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灵之中。
作者简介:
何军林 :(笔名:何君林), 四川省南部县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员,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散文学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