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篾匠
唐国强
蒋篾匠今年六十六岁,身板硬朗,一辈子没去过远离家乡两百公里的地方,去的最远的地方,是不到一百五十公里儿子在城市的住居。他不习惯城里生活,住几天就回农村,他要编制竹器产品,活动筋骨时,身心舒畅。
蒋篾匠从小就喜欢竹器产品,喜欢利用竹子编背篼、簸箕、筲箕、撮箕、箩筐,满足家用后拿到市场售卖,每每都会有收入。村里人羡慕地请教技术,他说:你看我编排,照做就行。有人真的效仿,可整理出来的竹块不大就小,编制的竹器形状怪异。蒋篾匠教对方方式方法,对方嘟嚷编个竹器还那么多讲究,有嘞大个技术?随后编制出来的竹器可以用,却没人购买。
竹器产品,是农村人生活的必备用具,纯粹的手工制品。熟能生巧才能编制出美观、耐用的产品。以背篼为例,既可以背菜背粮食,也可以背肥料背小猪背羊,还可以背儿童背生活用具,背一切可以背、想背的物件。
别以为编制背篼简单,门道挺多的,一般采用成长两年的竹子,结巴少,颜色偏黄。背篼高度六十至八十厘米,宽三十五至六十厘米居多,更大、更高尺寸或更小尺寸,根据需要定制。编制背篼,不是每位农村人都会,有人编制的背篼不是歪瓜裂枣就是稀疏、稠密不匀,拉垮不雅观。
蒋篾匠编制背篼选择的竹子挺拔、粗细匀称。首先砍伐竹子、剔除竹埂,然后打磨竹节,将竹子对破,中间镶入竹块或木块,裂变成十字型,固定竹子底部,用力下压,竹子就破裂为四瓣,大小均匀。偶有不均匀的,将其改为细条编制细小物件。设置背篼底部尺寸很重要,它关乎到背篼的整体形状。底部尺寸宽,编制出来的背篼就大,装的东西就多,适合力气大的人背。底部尺寸窄,编制出来的背篼是细腰、高个,背东西时有立体感,但容量少,这类型的背篼适合力气小的人背。背篼的形状有喇叭型,有齐桶型,因人而异。
别看背篼是竹制产品,它可是农村人相依为命的生活用具,它是中国五千多年非遗产品的延续,各个朝代都会使用。只要背篼可以背走的东西,一般不会用其它器具,因此,背篼是农村人“相濡以沫”、形影不离的“好伙计”。
背篼格式呈网状,逐层扩展,每一格都会形成X字形,一格一格不会错位,空格大小均匀。那些空隙,为减轻背篼重量,也起散热、减震不变形的作用。没有空隙,长时间背部会感觉疲倦。有空隙,背多长时间都感觉凉爽。
编制背篼,首先要将准备的竹块剔除一层皮,做到每一块都能很好地弯曲,顺着X方向顺序缠绕。成型后的背篼,分“稀篮背篼”和“密背篼”。“ 稀篮背篼”一般是大背篼,大背篼背柴草、苕藤等粗狂些的物品。而“密背篼”相比“稀篮背篼”空隙小多了,几乎没有空隙,主要盛装颗粒状物品,放在水里过滤浮漂物之类杂物效果非常好。
背篼成型后,需要为背篼匹配背带,俗话说的马儿需要配鞍。条件好的家庭,会用布料折叠成背带,宽宽的,不肋(伤)肩,感觉舒适;用编织袋编制的肩带,经济实惠,还吸汗,美中不足的是会留痕迹;不用布料、编织袋做背带的人家,选择绳子做背带,东西沉重时容易在肩部留下肋痕,隐隐生疼。背带长了,显得很拉垮,背篼底部会抵着殿部,一颠一颠的。短了,背部与背篼靠的太紧,有僵硬之感,不利于起放。
看似简单的背篼,盛装的东西不一定比箩筐少,只要够力气,可以在檐口加高物品,用绳子捆绑、固定,摇摇晃晃前行也罢,铿锵有力走动也罢,注定背篼会肩负重任。
编制背篼类产品作为经济收入的人,俗称篾匠,蒋篾匠就是篾匠——竹编手艺人,他个字魁梧、身板硬朗,不会其它手艺,也没有出过远门。他养育了两儿子,两儿子都在城里有住房,多次接他去城里生活。他去城里住过一段时间,进门就关门,邻居都不知晓姓甚名谁,与人交流成为障碍,挺不习惯。农村地广、空气清新,想吃新鲜蔬菜,去地里随手拧回就能吃,闲聊时,去任意一家都行,不担心不认识。他从不与人发生纠纷,给人的印象是吃苦耐劳,不偷奸耍滑。在他六十多年的生命中,家乡的竹子是他取之不尽的材料,自家的竹子或邻居家的竹子不够用时,便去其它村社购买,因此,附近村社的人都认识他,大家叫他蒋篾匠。
蒋篾匠为人谦和,从不与人争一寸土地,谁个想吃他家玉米、南瓜、红苕,他都是满口答应。唯一不答应的是,谁需要竹器产品,需付钱购买——手艺不能践踏。
村里人愿意买蒋篾匠的竹器产品,还介绍亲戚购买。只要蒋篾匠将竹器产品挑到集市出售,他的产品很快就会售罄。旁人问他售卖秘籍,他笑答:售卖竹器还有秘籍?你逗我开心吧你。对方问:你的竹器为何总比我们好卖?
如果说编制竹器产品有秘诀,那一定是用心在编制。蒋篾匠是真心喜欢竹器产品,他编制了一辈子的竹器,尽管竹器产品会渐渐退出市场,但农村人还是喜欢它,经济实惠、耐用,放任何地方都不担心丢失。
蒋篾匠不随儿子去城市生活,不增加儿子经济负担,他在农村生活一辈子,有太多难以舍弃的感情,他能养活自己。他的儿子满足他愿望,在住居、住居周围安装摄像头,随时关注他活动。
蒋篾匠逢人就夸儿子孝顺、懂事,说农村是老人的根,他的根在农村,他要与土地相依为命。
2025年5月12日
作者简介
唐国强,汉族,四川省南充人。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2006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首届青年作家班,同年加入四川省作协至今,南充市嘉陵区作协副主席、乡村人才库全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欲望比天高》《洗澡》等。曾获全国征文奖多项;出版长篇小说《红颜情侣》《梦醒时分总是情》中短篇小说集《注定遇见你》。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小说、散文三十万字、诗歌400首散见《鸭绿江》《牡丹》《参花》《散文百家》《草地》《青年文学家》《中国乡村》等杂志、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