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连余韵
作者:高金秀

秋阳把祁连山的影子铺在峡谷里时,我正站在村头的老磨坊前。石碾子上的纹路积着经年的青稞粉,被风一吹,扬起细白的尘,像谁撒下的碎雪,落在磨盘边缘那圈深褐色的木头上。磨坊后的白杨树叶黄透了,叶梗却还攥着枝桠不肯放,风过处,哗哗的响,倒像是山在跟人说旧事。
远处的祁连是青黑色的。雪峰藏在云层里,只露半截银顶,像谁把玉簪插在山髻上。山脚下的草滩已经褪成了枯黄色,去年的芨芨草茬子戳在地里,被晒得发白,却还竖着,像无数支没写完的信笺。几只牦牛甩着尾巴在滩上啃草,蹄子踩过的地方,露出底下暗绿的草根,倒像是大地没藏好的心事,被风一吹就晃悠悠地显出来。
村边的小河瘦得能数清河底的鹅卵石。水是从雪山渗下来的,凉得扎手,却清得能看见游弋的石缝鱼,背鳍上的花纹像谁用墨点上去的。河湾处积着一汪水,倒映着天上的云,云走得快,水里的影子就碎成一片,倒像是被风吹散的絮语。岸边的沙棘红透了,果子挤在枝桠上,被晒得发亮,摘一颗放进嘴里,酸劲直冲天灵盖,却把舌尖的涩味都压了下去,像把日子里的苦嚼出了点回甘。

炊烟在屋顶上打了个旋。王婶正蹲在灶台前添柴,烟筒里冒出的青烟被风扯成细条,混在杨树叶的黄里,倒像是给村子系了条淡青色的丝带。她家屋顶的玉米棒子串得老长,金黄的颗粒在阳光下闪,风过时就轻轻撞,发出簌簌的响,像在数着日子。场院里的麦垛堆得老高,麦秸被晒得脆生生的,蹲在垛边能闻到太阳的味道,混着泥土的腥气,让人想起收割时的汗珠子,砸在麦茬上,洇出小小的深色圆点。
暮色漫下来时,山影渐渐重了。雪峰的银顶在余晖里泛着冷光,像块浸在水里的玉。村口的老榆树下,几个老汉蹲在石墩上抽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灭,咳嗽声被风送得老远。他们说今年的雪来得早,说地里的青稞够吃到来年,说山那边的亲戚该送冬菜了,话里的热气呵在冷空气中,凝成白汽,转眼就散了,倒像是把日子里的盼头,都融进了这山风里。
我摸出揣在怀里的炒青稞,捏起一把放进嘴里,嚼得咯吱响。风从祁连山的褶皱里钻出来,带着雪的清冽,吹得耳边嗡嗡的。远处的山,近处的河,屋顶的烟,还有嘴里的青稞香,都混在一块儿,像谁酿的酒,不用喝,就把心浸得暖暖的——这大概就是说不出的滋味吧,像祁连的雪,看着冷,却把每一寸土地都焐得扎实,把每一缕风都染得绵长,让人站着站着,就把心里的空落,都填成了踏实的念想。

【作者简介】高金秀,女,大专,小学一教师,爱好广泛,书法,书画,跳舞,唱歌,写作,发表论文三四十篇一等奖,在教学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书法,书画,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中去。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