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麻烦”别人也是一种情商
王庆元
在生活中,我们会自己有过或看到,有的人遇到自己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总是不好意思、不愿麻烦别人帮忙,不想去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即便知道那个人有能力帮助他渡过这个难关,也总是默默地把问题扛着,或者直接放弃解决。有这种心理的人,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其实,这是一种逃避型人格,又称回避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卑、逃避社交,对外界的排斥比较敏感,因为害怕受挫或失落,担心别人不给“面子”,害怕自己张口请人帮忙会遭到别人的反感和拒绝。于是,在陷入难以自我解决的困境时,最终让自己半途而废或者停滞不前,搞得身心俱疲。其实,被你麻烦的人不一定会对你生厌,可能会更喜欢你。因为,麻烦意味着信任,代表着对对方能力的认可。当一个人被别人需要时,内心的价值感更高,自然会乐于助人。
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谁都无法自全而活。”人是群居动物,拥有麻烦别人、求助于别人的能力和思想,这是人与人之间强效的黏合剂,可以让两颗心靠拢。如果我们不愿意去麻烦别人,不主动表达出对他人的需求感,别人是不懂我们的渴望和脆弱的。如果一个人遇到事的时候只懂得硬扛,而不知道向其他人求助,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当面临的困难自己扛不起时,适当地麻烦别人是一个人的情商,如果你不去麻烦别人,那既解决不了困难,又拒绝了人际关系的建立。更糟糕的是在无援的情况下,会让自己被困境锁住,甚至陷入无尽的黑暗,严重时导致情绪崩溃。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没有人可以单独解决所有困难与问题,但求助可以。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求助的重要性,越会求助,越容易获得成功。小时候看《西游记》,总觉得孙悟空法力无边,神通广大。长大再看时,才发现他真正的聪明,不仅仅是骁勇善战,而且神通广大懂得在过不去的坎上求助。通天河上,唐僧落水不见踪迹,孙悟空请来观音,妖怪束手就擒。黄风岭上,唐僧被抓,为救师傅,孙悟空请来灵吉菩萨帮忙收服妖怪。金兜山上,唐僧三人遇险,孙悟空无计可施,如来叫他请来太上老君,才将危机化解。在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到过九九八十一难,大多是孙悟空求助观音菩萨或大神帮忙度过的。一个人本事再大,遇到过不去的坎,必须请人帮助。不愿麻烦别人,回避人际互动,其实是自己内心在回避自己,这种行为最终无疑是自我淘汰,甚至一败涂地。这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真正的与世隔绝,更没有哪个人一辈子不需要别人帮忙。
有一位哲人说过:“给别人添麻烦,本质上就是一种协作,而人类社会重要的机制,就是协作。他把“给别人添麻烦”说得明白而得体。细想起来,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许多都是通过“添麻烦”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在“麻烦”别人中,一来二往,慢慢地就会熟络,就会产生感情成为朋友。懂得麻烦别人,既能培养自我展现能力,也给予他人显现自我能力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善于麻烦别人,既是对别人的信任,也是去找一个懂得爱你的人,做你偏心的陪伴者,在接纳、关注和帮助你的过程中,治愈你的脆弱,疗愈你的自卑,帮你渡过难关,同时也建立了友谊。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各种可能,并在创造过程中收获一种喜悦与价值。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被需要,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别人一定乐意帮你一把,对帮者而言,这也是一种快乐。学会麻烦别人,去求助别人,往往能走得更远。人生最大智慧,不是从来不麻烦别人,而是偶尔麻烦一下别人,善于让人帮忙。有时候,麻烦别人不是真麻烦,而是一种互相协助。当然,你想遇到更好的人,想获得别人的帮助,你自己首先要沉淀下来,修炼自己的真本事。当你努力又上进,温暖又善良,所期盼的美好才会如约而至。经济学家刘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财富盘,基本上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这个放大器的效果就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幽梦影》中说:“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没有太阳的照耀,云便无法变成绚烂彩霞。没有山崖托举,泉水便难以成为壮丽的瀑布。人与人之间是一场互相需求,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彼此成全。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国》里说过:“很多人不敢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好的关系,是可以相互“麻烦”的,大家彼此温暖,相互帮助,这样才能使关系更加亲密。朋友之间、亲人家人之间,当我们有了难处,有了需要人助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时,而你总是压抑自己的需求,不愿意请人帮忙,不能坦诚地讲明自己的难处苦处,对方就无法走进你的心里,那么彼此之间关系也会渐渐淡漠。因此,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都可以放心地“麻烦”。其实,信任你的人从来都不会轻易拒绝你的,能为在乎你的人麻烦和需要,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是构成我们传统文化的三大家,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字—爱。儒家讲仁爱,爱就是给予和奉献;道家讲舍得给予,爱就是舍得和给予;佛家讲爱,体现在慈悲,怜悯别人,关心别人,这就是慈爱,帮人解决痛苦就是慈悲。这三大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爱”的意义是:有心,有情,给予,尊重,宽容。有了这个“爱”,人与人之间在一起就会像《幽兰操》中所说的那样,“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一个人能被别人所需要,那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路上有你,被你“麻烦”我乐意。也许,这就是陪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