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化作鸟儿的灵魂【一】
李东川

这是一场关于“死亡、孤独、无意义、自由"的演讲,江南大学黄晓丹老师的演讲是如此深刻地打动了我,引发了我无限的思绪。

从女娲化为复仇的鸟儿,到庄子笔下展翅九万里的鹏,以及蜀帝化作的啼血杜鹃,再到黄晓丹老师所讲的,她的那位优秀漂亮自杀的学生变为在窗外树枝上唱歌的小鸟......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总是渴望生命转化为鸟,因为能够在天空中翱翔的鸟儿是一种自由的象征。

这是一个非常打动人的现实中的故事,2016年,四岁的英国小杰克因患脑肿瘤去世,当他妈妈来他墓前悼念他时,化为知更鸟的小杰克飞到了妈妈的手掌上,给妈妈带来了无限的安慰和惊喜。
最近在视频上看到一个很能引发共鸣的演讲,演讲者是江南大学黄晓丹教授。
我之所以被打动,是因为她通篇演讲都贯通着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在演讲中,她说到了一个情节,虽是娓娓道来,却是那么震撼,直击心灵一一
有一年开学第一天上课点名,点到一个学生的名字,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在教室的角落里有一个声音说:老师,她死了。
黄晓丹说:那时我非常地震惊,因为这个学生死得这么突然,连她的名字都没有来得及在点名表上删除掉,我们就开始开学了。这个时候整个教室都处于一片肃穆之中,因为我们突然发现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
那个女孩子是自杀的,我们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自杀,她那么优秀,那么漂亮,也没有显而易见的创伤或者挫折,因此她的死对于她的老师、家长、同学都是一个创伤,我们都不知道答案。
就在那一年春天上课的时候,黄晓丹正在讲课,忽然间有一只小鸟,飞到窗子外面停在树枝上。
黄晓丹说:在那一个瞬间我走神了,
我就想,也许那个女孩子的生命变成了那一只小鸟。她在窗边唱歌,这样看来她只是换了一种生命形态,她并没有真正离开我们。
当我看到这里时,脑子一下就闪现出了中国的那个古代神话传说一一“精卫填海"。
是关于女娃溺水而亡后,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故事。
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儿。
女娃死后变为彩首、白喙、赤足的小鸟,随神农狩猎,绕飞林中,悲鸣声“精卫”。
炎帝发现此鸟举弓欲射,随从禀告:“此鸟乃陛下之女所化!”
炎帝心中一惊,放下弓箭,泪水盈眶,久久不能自已,许久之后才说:“就赐小鸟精卫之名吧!”
另一个传说是古蜀帝杜宇,勤政爱民,禅让皇位给一位他认为能治理国家的贤人,谁知却亡了国。杜宇悔恨哀怨,郁郁而终,死后化而为杜鹃鸟,天天啼叫"不如归去"最后啼出的血撒在花上,为杜鹃花。
还有现实中灵魂化作鸟的故事,据说在2016年的英国,4岁的小男孩Jack Robinson因为脑肿瘤去世了……
令人遗憾的是,杰克在离去之前,一直昏迷的连跟爸爸妈妈弟弟说一声再见的机会都没有……
当妈妈玛丽·罗宾逊准备去扫墓时,她希望儿子给她提示,知道妈妈有多爱他。
或许小杰克在天之灵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心,奇迹发生了。
就在玛丽坐在儿子墓碑前草地上时,一只美丽的知更鸟出现在她眼前。这一刻,妈妈感觉那就是儿子。
呼唤之下一一
知更鸟飞过来停在了妈妈的手上……
那个自杀的女孩,之所以能在黄晓丹老师心中幻化成一只愉快歌唱的小鸟。
我想这大概是和人与生俱有的自由情结分不开吧。
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一直是人们心目中自由的象征。
能够把灵魂的转换寄托在自由翱翔的鸟的身上,除了一些传说铺垫的生命底色外,在我看来也是与人的善良本性分不开的。
关于对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的认识,在我看来完全是由认知者的本性和心理阈值决定的。
我们当然不能忽视善恶的社会性影响。
生活在当下的我们,让我有明显感觉的是,在很多时候,你的善良根本没人会相信。
因为当恶充斥这个世界时,你的善被恶过滤后,已在社会心理中荡然无存,全被恶淹没了!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