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瑜
1985年5月30日晚,大雨滂沱,伸手不见五指,对越自卫反击论战 ——老山保卫战中最艰苦的一战已经拉开序幕。争分夺秒冲锋陷阵,生死线上运弹药。一辆向炮阵地运送弹药的军用汽车在泥泞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突然踏滑连人带车一起翻入沟底,其中一名战士被重重地甩出两三米远,生死未卜,他就是莱芜籍战士王玉柱。
战场上,莱芜籍战士(副班长)王道祥与王玉柱是朝夕相处的战友。王道祥说:王玉柱为人随和,一副热心肠,特别能吃苦,表现非常优秀。战前王玉柱已经是代理司务长。战时王道祥是67军炮兵12师后勤部汽车连6班副班长,王玉柱是汽车连5班战士,隔壁就寝。在非常的日子里,在炮火连天的残酷环境中,身边有位老乡,倍感踏实与安慰。他们相互鼓励着再苦再累,都要争做最勇敢的战士,给国家、人民与亲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誓死报家国,心不计得失。
汽车连首要任务是运输弹药,弹药准时到位,才能保证炮阵地及时掩护前方步兵的进攻,减少伤亡。“炮兵是战神”,如果炮火供应不足,就会影响整个战局,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没有炮火掩护,步兵就像一群裸体人,全部赤裸裸地爆光在敌人的眼皮子低下。所以,汽车连战士们心里时刻绷紧了一根弦。有时梦里都飞快地开着车运送弹药。尤其通过敌人封锁区时,驾驶员个个绷紧神经,根据调整哨指挥,以变换不同的速度快速越过封锁线。为了防止遭敌炮击,过封锁线时不断变换不同速度,让敌人摸不准射击时机,才能保证把弹药安全送达各炮阵地。为了防止以外,通过封锁线,有严格的时间间隔,一般前后两辆车快速穿越前行,再依次放行其他车辆。运送弹药大部分是在晚上进行。
战场上,瞬息万变,险象丛生。1985年5月31日开始的67军保卫老山最大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次战役前夜,瓢泼大雨普天而降,昏天黑地,汽车连紧张忙碌的往前线运送弹药。路滑崎岖不平,又不能开灯行驶,这给运输车辆带来严重不便及危险。(除非不在封锁区能开灯驾驶)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每辆车都配备了驾驶引导员。王玉柱与另一位引导员正全神贯注的引导着司机一起前行,突然汽车前轮跌进被越军炸的一个弹坑里,失去重心,一下子翻入10多米深的山沟里,王玉柱被甩出二三米远,等被其他战友救上来时,王玉柱处于昏迷之中,头部颅骨开裂,脸部受伤,处于死亡线上。驾驶员腰部受伤,另一位引导员上嘴唇受伤,均无大碍!
王玉柱成为重伤员,救治他的医护人员都连连摇头,他能活下来的希望很渺小。他被简单救治以后迅速被直升飞机送到了国内昆明军区43医院。
在43医院王玉柱与重生赛跑,他昏迷了三天,严重脑震荡,嘴部歪斜,浑身青紫。而妙手回春的医生竟奇迹般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九死一生又能站在阳光下。这是生命的奇迹。
稍微康复后,他还想再去前线,和生死战友们一起作战,他的要求没被批准,继续被送到河南朱马店军事医院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话说5月30日晚,王道祥6班运送弹药的车辆就在5班王玉柱车辆的后边,但是,各自都在高度紧张地行驶,天黑的对面看不见人,他根本不知道王玉柱的车辆翻入了沟底。运送弹药回来以后,王道祥才听说王玉柱的车辆出了事故,王玉柱被其他战友从山沟里抬了上来,不知是死是活?已经被送到临时战地救护所了。这黑天暗地的怎么办?何况王道祥仍然在执行任务!战事这么紧上哪里去寻找?想到朝夕相处的老乡、战友受了重伤,生死不明,自己爱莫能助。忽而,一种巨大的悲伤,突然袭击了王道祥的心头,他握紧双拳,泪水夺眶而出。
当后来王道祥听说王玉柱被送到了昆明军区43医院救治,生命没有危险时,他心中牵挂王玉柱的那块石头才落下地来。
在医院里有人问王玉柱,怕不怕死?王玉柱说:不怕死,在战场上死人很正常,越是怕死越容易受伤。 也许正是“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不怕死的精神感召着他,与死神赛跑三天以后,他赢了,他把死神摔进万丈深渊,他又重新活在阳光的照耀下。
战后他被定为二等甲伤残。但是由于当时的脑震荡影响,他的记忆力减退,影响了一生的生活质量。可他说:”希望不再有战争发生。但如果有战争,男子汉大丈夫,保家卫国,寸土必争,我仍然选择去战场!”

王晓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顾问,莱芜区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讲师,凤城高级中学凤鸣文学社顾问。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都市头条2023度十大散文家,莱芜区表现突出文化志愿者,出版散文集《杏坛拾穗》、长篇报告文学《拓荒者的足迹》《人与海》《尚金花》等,曾在《时代文学》《黄河文艺》《齐鲁晚报》《职工天地》《工人日报》《齐鲁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报告文学《山城起舞金凤来》《拓荒者的足迹》分别荣获山东省、莱芜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奖等奖项,长篇报告文学《人与海》入选2022年度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同时入选山东省委宣传部“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入选2024年自然资源优秀图书项目,散文《香山牡丹》被中国作家网选为推荐阅读文章,散文《我的父亲》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另有多篇文章或被编入不同文集,或被评为多种奖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