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访友遇教师
作者:曹干云
深山问道面江流
採菊种菜更何求
月伴烛光勤奉献
三尺教案见耕牛
2025.7.13于瑶城山里
………………………………
文友教授大作:
古道云深大江流
拾菊采蕨更何求
惯将孤月做夜烛
诗书声里说耕牛
《效颦曹兄诗韵诗意,一乐也》
这两首作品构成了一组文人唱和之作,展现了传统诗学中"同题共咏"的雅趣。曹干云的《深山访友遇教师》与其文友教授的效颦之作,通过相近的意象群和押韵方式,形成了有趣的互文关系。
从艺术特色来看:两诗均采用"江流-何求-耕牛"的韵脚结构,延续了陶宗仪《干山访曹雪林刘深云周云坞看菊花云庄有诗次其韵》中"溪色秋同天色净,篱花晓裛露花浓"的次韵传统。诗中"採菊种菜"与"拾菊采蕨"的意象,令人联想到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中"近种篱边菊"的隐逸情趣。"月伴烛光"与"孤月做夜烛"的转化,体现了教学坚守。
在思想内涵方面:曹诗通过"三尺教案见耕牛"的比喻,将教师比作耕牛,与纪宝成《采茶》"心花烂漫透茶香"同样展现了劳动中的精神升华。教授和诗中"诗书声里说耕牛"的表述,恰似仲龙笔下"圣哲心灯,长明人生逆旅"的教育传承理念。两诗共同塑造的深山教师形象,延续了陶宗仪诗中"云林泉石清深处,人物衣冠太古风"的高士风范
这组唱和诗作生动展现了当代文人对古典诗学的继承与发展,其创作方式与明代陶宗仪"酌酒赋诗忘路远"的文人雅集传统一脉相承,同时融入了个人生命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