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鹿放歌
今年的三伏天,比往年热多了,尤其是气象部门常常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在网络上,常常能看到某某剧团演员冒着近四十度高温,挥汗如雨在演戏,更有甚者都中暑晕倒了。看到百年三意社赴甘肃静宁鱼龙寺演出八场秦腔大戏的消息,作为一位喜爱三意社的戏迷,我确实很惊喜和也高兴,高兴之余,我也为三意社这次鱼龙寺演出捏了把汗。
我知道,三意社去甘肃演出的次数很多、很多,在甘肃有着比较好的群众基础,用一位甘肃戏迷的话说,三意社演员能和甘肃戏迷打成一片,只要戏迷想和任何一位演员合影,演员都会欣然答应和配合的。在我记忆中,三意社演员在甘肃戏迷家中打搅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就能说明演员和戏迷的互信和支持。

凡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甘肃安万秦腔艺术剧院赴西安大明宫巡演八天八夜,曾发生被叫停后而爆火西安城,好些戏迷就对西安的一院二社有了看法和意见,尤其表现在网络上,西安的一院二社承受了很大压力,有些演员连直播都不敢开了。网络上也出现了陕西剧团去甘肃演出,也同样被叫停的呼声。
再后来,随着安万秦腔艺术剧院在陕西宝鸡二村和陕西延安的演出成功,安万秦腔艺术剧院的知名度和威望更是高涨起来了。但是,事情往往是不以戏迷的想法为转移的,安万剧院在陕西潼关、扶风、周至桑园的三次被叫停,一院二社又成了一部分人的攻击对象。尤其是再去甘肃演出,那压力可想而知。
三意社能赴甘肃静宁鱼龙寺演出秦腔大戏,我作为一位深爱着秦腔的戏迷,人虽然在西安,可时常关注着三意社在鱼龙寺演出的动态和状况,当然看看直播也是必不可少的。让我惊讶的是,三意社演出秦腔本戏《忠保国》当中,线上、线下出现了“没有大升官”的声音,主播、戏迷发声中,在网络上快速发酵。在第二天《金沙滩》演出中,三意社社长侯红琴不得不上台当面向台下观众和戏迷解释,演出才得以正常进行。
众所周知,安万秦腔剧院在西安演出《大升官》时长四小时,当时在西安引起了很大反响,好多戏迷拿此和一院二社,尤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来比,说二个多小时是删减版,脱离了原汁原味的秦腔。其实,作为秦腔传统大戏的《大升官》,好多剧团在实际演出中还是有所区别的。二个多小时的《大升官》也是导演在原剧本的基础上做了改编,站在导演的角度上是完全合理和对的。侯红琴社长说自她1991年进三意社,《忠保国》就是这样演的。事实上,三意社这些年来一直这样演,可这次来甘肃静宁鱼龙寺恰恰就出事了。
在笔者看来,出现这样的事情也不奇怪,要说也在意料之中。安万的流量太大了,拥护安万的戏迷真是太多太多了,而且许许多多主播也是冲着安万流量来的。安万剧院《大升官》能演四个小时,而三意社演二多小时,这就是反差,在网络上,在演出现场,尤其是在安万的老家甘肃,能不起“风浪”么?三意社《忠保国》没有“大升官”这一段,戏迷提意见是对的,也应该提,可要以没有“大升官”说事或找三意社的麻烦就不对了。

三意社在甘肃静宁鱼龙寺四天四夜演八场秦腔大戏,分别是《忠保国》、《火焰驹》、《金沙滩》、《周仁回府》、《杨门女将》、《铡美案》、《下河东》、《三滴血》。可以说,场场都不好演,场场都有压力,场场都要面对线上线下观众和戏迷。笔者也是进某些主播直播间的,有的主播直播的同时也在连线现场观看三意社演出的戏迷,随时都可能那拿三意社演出的剧目或演员说事,这也是直播间说着安万大戏的同时,插一插三意社的“话题”那何尝又不是一波新来的流量呢?

作者简介:白鹿放歌,原名刘建志。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企业秦腔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