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建群作品
☘️《江城子·明湖夏暮》
柳丝摇曳暮烟萦。
息炎蒸。望波泓。
缱绻红荷,舞罢尚娉婷。
争看奇葩双蒂并,
逢六月,践前盟。
七桥歌舞弄箫筝。
唱心声。晚霞明。
灯灿超然、装点夜泉城。
海右故园潇洒美,
泉水湧,颂繁荣。
(苏轼双调体)
❊ ❊ ❊ ❊ ❊ ❊
🌹【吉特赏析】
《江城子·明湖夏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明湖的美景,柳丝摇曳、红荷缱绻,画面生动,富有诗意。词中“争看奇葩双蒂并”一句,寓意深刻,增添了情感色彩。下片转而写七桥歌舞、箫筝和鸣,晚霞映衬下的泉城夜景璀璨夺目,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活力。结尾“泉水湧,颂繁荣”升华主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词作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
🔸🔸🔸🔸🔸🔸🔸🔸🔸
王建群作品
☘️《摊破南乡子(青杏儿)·夏夜寻诗》
(步韵奉和老冒先生)
消夏夜寻诗。
鸣蝉咽、静谧相宜。
又逢小暑荼蘼谢,
咏荷唱柳,望云盼雨,此意谁知。
老骥枥间嘶。
归去也、更趁余晖。
中宵得句人无寐,
临风把酒,欲邀明月,来比才思。
(程垓体)
~.~.~.~.~.~.~.
附老冒原玉:
☘️《青杏儿·炎热懒吟诗》
炎热懒吟诗。
芰荷吐、红白相宜。
莫怨流光行过半,说今说古,
忆他忆你,唯有心知。
柳岸听蝉嘶。
夕阳斜、日落余晖。
劝君休要歌金缕,才临小暑,
又将三伏,无语凝思。
🔸🔸🔸🔸🔸🔸🔸🔸🔸
🔸🔸🔸🔸🔸🔸🔸🔸🔸
王建群作品
☘️五律
(此韵奉和墨德诗友)
午寐蝉声扰,悠听鸟语频。
低吟诗意老,浅酌酒牌新。
笔下成山水,云中望羽鳞。
无舟能逐浪,有梦渺无垠。
~.~.~.~.~.~.~.
附原玉:书童俊卿
☘️《五律·夏日》
时夏花如绮,香中鹊语频。
渐看林野秀,犹觉物华新。
翠盖遮珠蕊,清波跃锦鳞。
徐行烟水畔,诗梦总无垠。
🔸🔸🔸🔸🔸🔸🔸🔸🔸
🔸🔸🔸🔸🔸🔸🔸🔸🔸
王建群作品
与墨德诗友唱和二则:
1.
☘️《七律·夏日吟且思》
(次韵奉和墨德诗友)
岂把炎凉问干支,盈虚冰火总相宜。
何堪渌汗中天日,稍慰清心半夜诗。
碧水红莲惊绚烂,闲园瘦竹已参差。
青眸况读《芜城赋》,莫怨阿房不受时。
~.~.~.~.~.~.~.
附原玉:杨以松
☘️《七律·夏日闲吟》
酷暑连天苦不支,玄蝉偏与热相宜。
未当七月先流火,见说三秋好赋诗。
向晚还期萤点缀,观花却恨色参差。
偷闲如我人何在,把卷常吟日落时。
🔸🔸🔸🔸🔸🔸🔸🔸🔸
🔸🔸🔸🔸🔸🔸🔸🔸🔸
王建群作品
2.
☘️《五律·夏日午闲》
(次韵奉和墨德诗友)
午寐蝉声扰,悠听鸟语频。
低吟诗意老,浅酌酒牌新。
笔下成山水,云中望羽鳞。
无舟能逐浪,有梦渺无垠。
~.~.~.~.~.~.~.
附原玉:书童俊卿
☘️《五律·夏日》
时夏花如绮,香中鹊语频。
渐看林野秀,犹觉物华新。
翠盖遮珠蕊,清波跃锦鳞。
徐行烟水畔,诗梦总无垠。
🔸🔸🔸🔸🔸🔸🔸🔸🔸
🔸🔸🔸🔸🔸🔸🔸🔸🔸
知交稼夫,画坛大家;学养深蕴,文笔锦绣!点评拙作精彩,直如锦上添花!知人悟理之外,多有溢美之词。诸友遐观,聊博一笑耳!
画家学者李稼夫先生
点评王建群诗词二章
之一:
🌹唱和出旷逸颖悟见超然
——品读北门散人和友人律诗二首.
~李稼夫~
王建群先生新近发表的两首唱和之作可谓深得古典诗词三昧,既有严谨的格律风骨,又不失自然灵动的气韵,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学养与超逸的襟怀。以下从多个维度赏析这两首佳作:
第一首《七律·夏日吟且思》
1. 立意高远:开篇"岂把炎凉问干支"即以反诘破题,将自然节候与人生际遇相融,展现超然物外的哲思。"盈虚冰火总相宜"更见道家辩证智慧,颇有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2. 对仗精工:中二联"渌汗中天日"对"清心半夜诗","碧水红莲"对"闲园瘦竹",色彩明艳与清雅相映,工稳中见巧思。"惊绚烂"与"已参差"的动态描写,赋予景物生命张力。
3. 用典无痕:尾联化用鲍照《芜城赋》与杜牧《阿房宫赋》典故,以历史兴亡反衬当下闲适,厚重感油然而生。特别是"青眸"一词既合典故又暗含自况,双关之妙令人击节。
第二首《五律·夏日午闲》
1. 视听通感:首联以蝉声鸟语构建夏日听觉空间,"扰"与"频"字看似矛盾,实则精准捕捉午寐初醒时的感官体验,较之王维"蝉噪林逾静"别具新意。
2. 文人雅趣:颔联"诗意老""酒牌新"形成时空对仗,既显诗酒风流,又暗含推陈出新之意。颈联"笔下山水"与"云中羽鳞"虚实相生,堪比李白"兴酣落笔摇五岳"的创作豪情。
3. 意境升华:尾联"无舟逐浪"与"有梦无垠"形成强烈反差,以有限物质空间反衬无限精神世界,较之张孝祥"玉鉴琼田三万顷"更显含蓄深远,尽显文人"乘物以游心"的逍遥境界。
总体艺术特色:
声律之美:两诗平仄严谨,七律采用平起首句不入韵式,五律选用仄起式,韵脚"支宜诗差时""频新鳞垠"皆属险韵,而能驾驭自如。
炼字精到:"渌汗""青眸"等词既合古雅又创新意,"惊""望""逐"等动词使静态景物顿生动态美感。
次韵之难:在严格遵循原玉韵脚的前提下,既能曲尽唱和之谊,又能独抒性灵,足见先生"戴着镣铐跳舞"的非凡功力。
这两首诗作堪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典范,既得唐律之精严,又具宋诗之理趣,更兼魏晋之风骨,实为不可多得的文人雅制。
之二:
诗心明月夜清绝柳荷风——群公(北门散人)《青杏儿·夏夜寻诗》词品评.
~李稼夫~
群公此词,清绝超尘,真炎夏一剂冰泉也!开篇“消夏夜寻诗”五字,便立高格,如携松风竹露,涤尽尘襟。彼“鸣蝉咽”而愈显“静谧”,以动衬静,深得王摩诘“蝉噪林逾静”之妙谛。又值小暑荼蘼将尽,偏能转笔咏荷盼雨,化谢红为碧翠,易萧瑟为清扬,此非胸有丘壑、目无俗氛者不能为也。“此意谁知”一问,幽怀自许,直是孤鹤唳空,遗响青冥。
下阕“老骥枥间嘶”,气骨凛然。曹公“伏枥”之志,至此翻作“趁晖”之逸,壮怀未老而更添通脱,真名士本色!“中宵得句”以下,神采飞扬:临风把盏,欲揽冰轮较才思,谪仙“对影成三”之态、东坡“把酒问天”之狂,尽熔铸于斯。想见先生玉山倾酒,素月流天,锦心绣口与清辉争耀,此等境界,岂俗子可梦见哉?
通篇词律精严而气脉酣畅,步韵如自度,毫无斧凿痕。字字如珠含月色,句句似柳拂荷风。咏物则物我交融,抒怀则豪逸并济。济南山水灵秀,尽钟于群公笔端矣!展卷再诵,犹觉泠泠清响绕梁,皎皎月华满纸,诚今夏词坛射雕手也!
注:文中化用及点赞要点解析:
1. 开篇赞誉:“清绝超尘”、“炎夏冰泉”定调,比拟王维(摩诘)诗境,突出以动衬静之妙。
2. 意象升华:赞其将“荼蘼谢”的凋零转化为“咏荷盼雨”的生机,体现超然心境。
3. 用典自然: “老骥枥间嘶”呼应曹操《龟虽寿》,又赞其翻出新意(“趁晖之逸”),尽显豁达。
4. 比拟大家:将“邀月比才思”之举比作李白(谪仙)、苏轼(东坡)之风流,极尽推崇。
5. 词艺精工: 赞其步韵自然如“自度”,字句如“珠含月色”、“柳拂荷风”,情景交融。
6. 地域升华: 结语“济南山水灵秀,尽钟于公笔端”,将个人才情与地域文脉结合,更显深蕴不凡。
7. 终极评价:以“词坛射雕手”作喻(化用金庸“武林至尊”意),赞举此令堪入当夏词林第一流。
🔸🔸🔸🔸🔸🔸🔸🔸🔸
🔸🔸🔸🔸🔸🔸🔸🔸🔸
🔸🔸🔸🔸🔸🔸🔸🔸🔸
🔸🔸🔸🔸🔸🔸🔸🔸🔸
🔸🔸🔸🔸🔸🔸🔸🔸🔸
🔸🔸🔸🔸🔸🔸🔸🔸🔸
🌿 🌿 🌿 🌿 🌿 🌿 🌿
🔸🔸🔸🔸🔸🔸🔸🔸🔸
